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国际法
涉外法律
涉外知识产权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与其它的涉外案件一样,其审理期限不受民事诉讼法或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审理期限的限制。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程序问题如下: 一、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特殊管辖。 二、域外证据、外文证据的公证认证这里的域外证据,包括外国当事人的主体资... 更多>

涉外知识产权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状态:有效发布日期:2004-02-18生效日期:2004-02-18发布部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文号:京高法发[2004]49号市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海淀区、朝阳区人民法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答》已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二○○四年二月九日第二次会议(总第一百一十六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本解答为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指导,请认真学习并参照执行。在学习和执行中有何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我院反映。本解答中的规定有与其后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不相一致的,应当以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为准。特此通知。二○○四年二月十八日关于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答一、如何理解本《解答》中的“外国人”的范围?答:本《解答》中的外国人,是指具有他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及无国籍的自然人。二、本《解答》中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包括哪些?答:本《解答》所指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是涉及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侵权和权属以
    2023-06-08
    146人看过
  • 面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中国企业从“被动挨打”走向主动维权
    检索近年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应对案例,人们欣喜地看到,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主动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并与政府有关部门一道,共同探索建立一套长效的知识产权纠纷预警应急机制。三大案例见证中国企业从“被动挨打”走向主动维权案例一:中国企业拿到首份胜诉的“马克曼命令”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莱伏顿公司起诉浙江通领科技集团侵犯其美国专利权,通领集团奋起应诉,在经历了两年多的艰苦斗争和漫长等待后,2006年5月,终于拿到了美国新墨西哥州联邦法院下达的“马克曼命令”,该意见书完全采纳了通领集团对美国莱伏顿公司“五五八”专利保护要求和技术适用范围的解释。这是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中,中国拿到的首份胜诉的“马克曼命令”。案例二:主动申请国外专利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邓国顺与合作伙伴发明了全球第一款闪存盘,并于2004年12月在美国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这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计算机移动存储领域获得的第一项国际发明专利。2004年与2006年,朗科公司分别起诉索尼与PNY等跨国企业侵犯其美国专利,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成为中国的本土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进行全球专利布局的成功范例。案例三:集体应对美国“337调查”2003年4月,美国劲量电池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指控中国南孚电池
    2023-06-08
    339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期间规定(商标诉讼适用)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与其它的涉外案件一样,其审理期限不受民事诉讼法或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审理期限的限制。此种规定,对涉外知识产权诉讼,这类较复杂的诉讼而言,也是合理的。审理期限短,并非一定能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正义能得到伸张。法律上的正义不仅是实体上的正义,而且是程序上的正义。而合理的审理周期是诉讼当事人能够获得程序正义的保障。审理期限无限制,并不意味着案件可久拖不决,否则,即使判决最终支持了权利人的诉讼请求,其并未获得真正的正义。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中方当事人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方当事人的答辩期及上诉期也不相同。中方当事人的答辩期、上诉期均为15天,而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方当事人的答辩期、上诉期为30天。对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双方均为外方当事人,且分别居住在我国领域内和领域外的,在我国领域内有住所的当事人的答辩期、上诉期为15天,另一方的答辩期、上诉期为30天。
    2023-06-07
    174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中外方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的审查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是指诉讼一方或双方当串人为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或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的知识产权诉讼。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将涉港、澳、台的知识产权诉讼比作涉外诉讼处理。外方当事人为原告时,人民法院应首先审查其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即该外方当事人所在国与我国共同参加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或两国签署的相互保护知识产权的双边协定,或原告在中国享有权利的其他法律依据。我国已先后参加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专利合作条约》、《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等国际条约,并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的双边协定。外方当事人所在国若是上述一个或多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成员国,该当事人享有的相应的知识产权在我国受到保护。外方当事人到我国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时,应提交其为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具备原告资格的证明,主张专利权、商标权法律保护的,应提交我国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及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主张著作权保护
    2023-06-07
    360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法律适用问题(专利诉讼适用)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程序法的适用及实体法的适用两个问题。1、关于程序法的适用问题,依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涉外知识产权诉讼,适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上述两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2、关于实体法的适用问题,依据知识产权地域性及独立性原则,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实体处理也应适用我国的相关法律。如对专利权而言,一外方专利申请人若想在中国获得专利权,其发明主题必须符合我国专利法所规定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中国专利审查部门是依据中国专利法进行形式审查及实质审查的。同样基于该专利申请而引起的诉讼,如该专利申请能否授予专利权的行政诉讼,专利申请权归属诉讼,专利权效力行政诉讼、确定该专利权归属的诉讼以及因侵犯该专利权而引起的侵权诉讼,均应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进行实体处理。对商标纠纷及著作权纠纷而引起的诉讼亦然。但在处理涉外著作权纠纷时,应注意如下问题:外国作品是在中国境外首先发表的,我国对该作品予以著作权保护的依据是该作品著作权人所在国与我国签订的双边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人民法院在处理侵犯该作品的著作权纠纷时,对该作品的著作权人的确认,应依据该作品来源国的法律,若外方当事人已经提交了依照其所在国的法律,其为
    2023-06-07
    483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期间规定(专利诉讼适用)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与其它的涉外案件一样,其审理期限不受民事诉讼法或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审理期限的限制。此种规定,对涉外知识产权诉讼,这类较复杂的诉讼而言,也是合理的。审理期限短,并非一定能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正义能得到伸张。法律上的正义不仅是实体上的正义,而且是程序上的正义。而合理的审理周期是诉讼当事人能够获得程序正义的保障。审理期限无限制,并不意味着案件可久拖不决,否则,即使判决最终支持了权利人的诉讼请求,其并未获得真正的正义。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中方当事人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方当事人的答辩期及上诉期也不相同。中方当事人的答辩期、上诉期均为15天,而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方当事人的答辩期、上诉期为30天。对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双方均为外方当事人,且分别居住在我国领域内和领域外的,在我国领域内有住所的当事人的答辩期、上诉期为15天,另一方的答辩期、上诉期为30天。
    2023-06-07
    309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
    涉外知识产权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是指诉讼一方或双方当串人为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或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的知识产权诉讼。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将涉港、澳、台的知识产权诉讼比作涉外诉讼处理。笔者结合以往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经验,就审理此类案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浅见,供大家探讨。一、外方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要怎样审查呢?外方当事人为原告时,人民法院应首先审查其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即该外方当事人所在国与我国共同参加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或两国签署的相互保护知识产权的双边协定,或原告在中国享有权利的其他法律依据。我国已先后参加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专利合作条约》、《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等国际条约,并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的双边协定。外方当事人所在国若是上述一个或多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成员国,该当事人享有的相应的知识产权在我国受到保护。外方当事人到我国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时,应提交其为相关
    2023-06-07
    389人看过
  • 北京一中院公布十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件
    12月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举行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情况通报会,向社会公布了近5年来的10起涉外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微软、谷歌、搜狐、费列罗等大型企业。这10大案件包括:美国Google公司诉北京谷歌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株式会社建伍诉福建冠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三被告侵权纠纷案;微软公司诉攒机商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六大电影公司诉北京樱花之星文化交流中心、北京樱花之星文化交流中心立华之声音像店侵犯著作权纠纷六案;美国暴雪娱乐有限公司STARCRAFT:GHOST商标注册驳回案;意大利知名巧克力生产商费列罗公司立体商标行政驳回案;美国跳蛙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诉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无效宣告行政案;美国研究生入学管理委员会诉北京世纪博森咨询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韩国放送公社诉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及新浪、搜狐等知名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唯美德娱乐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亚拓士诉被告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盛趣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侵犯传奇游戏著作权纠纷案。北京一中院民五庭庭长崔某某介绍说,2006年至2010年10月,北京一中院民五庭受理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2691件,占全庭总收案数的28.4%,起诉标的额高达3.3亿元。当年受理案件数量从2006年的241件
    2023-06-07
    375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服务
    我们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为境外客户提供以下法律服务方案,同时我们也非常欢迎与境外律师或者专业机构合作共同维护客户的知识产权:一、适用范围:1、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中国境外,侵权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已发现初步侵权事实或者范围;2、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侵权人侵犯了权利人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软件、著作权等等。二、法律服务方案我们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为境外客户提供以下法律服务方案,同时我们也非常欢迎与境外律师或者专业机构合作共同维护客户的知识产权:(一)对被侵权产品的法律审查对于此类案件,我们在接受委托的同时,都会要求委托人提供被侵权产品的的相关资料,以便确认以下事项:1、被侵权产品的基本信息及其知识产权的性质;2、委托人是否为被侵权产品的知识产权的权利人;3、就中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以及有关的国际条约或者双边协定进行全面的审查,对被侵权产品的知识产权能否依照中国相关法律受保护得出结论性意见。备注:在此阶段委托人需提供以下信息:1、被侵权产品权利人所在国是否签署了有关的国际条约或者双边协定;2、相关国际条约或者双边协定的官方文本影印件或者电子文本。若无法确认以上两项信息的,我们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查询后确认,并购买相关资料。国际条约或者双边协定没有官方中文版本的,我们需要这些文件随同委托
    2023-06-05
    167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的纠纷
    涉外知识产权
    当前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就内忧而言,目前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缺少历史积累,许多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依然受制于人,重大装备和基础软件仍然依靠进口,做法对中国企业的威胁很大:第一,专利诉讼费用太高。由于东正电气全部产品都出口美国、加拿大,在对美出口陷入停顿的情况下,这些诉讼完全可能把东正公司拖垮。第二,杀鸡吓猴,吓退合作伙伴。首先攻击东正电气的美国客户,可以威慑中国产品的美国经销商,让他们放弃与中国企业的合作。第三,获得临时禁令,在被告坚持到终审判决前打垮被告。一旦原告获得临时禁令,东正电气的命运将充满变数。专家细解个中原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军认为,内地一些企业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大战的首选目标,是因为它们同时具有市场份额高、跟随主流技术、没有专利累积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企业最有可能遭遇跨国公司的围堵。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受涉外知识产权案冲击的几乎都是我国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正在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魏衍亮博士对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记者表示,我国步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高发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我国企业广泛采用国外工业标准。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出口商品规模大、种类多,而且广泛采用国外
    2023-06-05
    123人看过
#涉外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涉外知识产权 网友关注榜
    #涉外知识产权 律师视频普法
    #涉外知识产权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