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
人身权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人身权

  •  主观方法中人身权侵犯的表现特征
    本文介绍了人身权的特征和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关系。人身权具有与权利主体人身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不可放弃性等特征。人身权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又与财产权和密切的联系。侵害人身权会带来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人身权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意味着权利主体的人身是人身权的核心和基础,没有人身,权利主体也就无从谈起。其次,人身权具有不可分离性,也就是说,权利主体的人身和人身权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分离。最后,人身权具有不可放弃性,权利主体不能主动放弃自己的人身权,只能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2.人身权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又与财产权和密切的联系。3.人身权具有绝对性和支配性。侵害人身权赔偿内容如下:1.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赔偿医疗费。3.赔偿误工费。4.赔偿护理费。5.赔偿交通费。6.赔偿住院伙食补助费。7.赔偿残疾赔偿金。8.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人身权的法律保护措施人身权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一种基本权利,但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人身权保护状况仍有待提高。为了加强人身权保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首先,宪
    2023-11-27
    408人看过
  •  恐怖袭击与一般暴力犯罪有什么不同?
    刑事案件通常由利益冲突引起,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到证据,例如贪婪、好色、嫉妒和爱慕等情感和欲望。恐怖袭击会针对毫无利益相关的人,无征兆地主动伤害或夺取生命。人性使然,无论是情感杀人、性杀人、抢劫还是其他各种矛盾和冲突,都反映出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刑事案件通常是由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引起的犯罪,无论是情感杀人、性杀人、抢劫还是其他各种矛盾和冲突,都反映了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些犯罪行为都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到证据,至少是从人性本质上来看的,例如贪婪、好色、嫉妒和爱慕等情感和欲望,这些行为都在人类可以理解的范畴之内。刑事犯罪在各个国家各个族群各个地区都呈现大体相同的态势,也就是人性使然,大家都是人,犯的罪也是相同的。而恐怖袭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毫无任何利益相关,毫无任何联系的人,无征兆的主动的去伤害甚至夺取生命。恐怖袭击与一般暴力犯罪有什么区别?恐怖袭击和一般暴力犯罪在犯罪目的、犯罪手段、法律制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恐怖袭击的目的是通过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来达到政治、宗教或其他非法目的,具有明显的极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而一般暴力犯罪则是以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侵犯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为主,目的在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满足其他非法需求。在法律制裁方面
    2023-11-26
    232人看过
  •  公安局组建专案组意味着什么
    本文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办案组织形式,第一种是由公检法三机关中的某一机关组成,称为专案组;第二种是由公安和检察两家各自派出部分人员组成的办案组织;第三种是由某一级的政法委或者某一个政法机关牵头,由一级或者几级公检法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办理重大案件的临时性机构。一种由公检法三机关中的某一机关组成,这种状况下,因为每个案件的处理都不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由数人组成的办案组可以广义地称为专案组。但是,这里所说的专案组指的是不同于常规情况下的办案组织,其不同之处在于往往由领导牵头专门办理某一个案件,成员在办案期间全部或者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办理某一案件,因而也可以叫做专案组。第二种是由公安和检察两家各自派出部分人员组成的办案组织。第三种是由某一级的政法委或者某一个政法机关牵头,由一级或者几级公检法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办理重大案件的临时性机构。专案组与常规办案组织的区别专案组与常规办案组织在办理重大案件时具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专案组比常规办案组织更加注重案件的整体协调和统筹,能够迅速调动相关资源和人力,形成合力,提高办案效率。其次,专案组在案件调查取证阶段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案件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避免受到其他办案部门的干扰。此外,专案组在案件起诉和审判阶段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
    2023-11-26
    212人看过
  •  暴力取证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暴力取证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其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取证,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有明确的逼取证言的目的。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与刑讯逼供罪相同。暴力取证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取证。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与刑讯逼供罪相同。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明确的逼取证言的目的。暴力取证罪的客观表现有哪些?暴力取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执法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强迫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员提供证据的行为。该罪的客观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采用暴力手段:执法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取证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等手段,对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员进行控制或者限制,使其无法自由行动或者表达自己的意见。2. 威胁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员:在取证过程中,执法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以言语、行为或者其他方式,威胁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员不得泄露案件信息或者做伪证,从而达到控制或者限制当事人
    2023-11-25
    277人看过
  •  偷拍者责任认定: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偷拍行为被认定侵犯他人隐私权和肖像权,偷拍者需承担相应责任。一般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偷拍行为被认定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因此偷拍者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除了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外,如果偷拍行为导致被偷拍者遭受损失,那么偷拍者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偷拍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说侵犯个人肖像权:1、没有征得本人的同意;2、将照片用作其他用途并且获利;二、偷拍的后果如下:1、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总之,偷拍者的责任认定是对他人进行偷拍是侵犯他人隐私权和肖像权的行为,偷拍者不仅要承担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造成被偷拍者损失的,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般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偷拍行为如何认定侵权?偷拍行为如何认定侵权?偷拍是指未经对方同意,非法获取、记录、公开或者传播他人私密行为或信息的行为。在法律上,偷拍行为可以构成侵权,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首先,被侵犯的权益必须是具有人身性质的,如隐私权、
    2023-11-25
    92人看过
  •  远程恋爱中主动慷慨解囊是否构成诈骗?
    网恋主动给钱是否构成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诈骗罪需要满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要件。如果对方利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行为人错误地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且数额较大,那么就构成了诈骗罪。如果对方不具备诈骗罪的认定条件而仅仅是作为一种赠予行为,那么主动给钱就不能构成诈骗。网恋主动给钱是否构成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分析如下:1.如果对方利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行为人错误地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且数额较大,那么就构成了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2.如果对方不具备诈骗罪的认定条件,而仅仅是作为一种赠予行为,那么主动给钱就不能构成诈骗。诈骗罪的认定: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欺骗行为的内容是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现实生活中,诈骗罪的欺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欺骗也有文字欺骗等;3、欺骗行为必须使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认识错误必须是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
    2023-11-25
    405人看过
  •  最新年份非法拘禁罪既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身体自由权,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如果犯罪行为还具有殴打、侮辱情节,则从重处罚。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非法拘禁罪既遂的犯罪行为,其量刑标准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非法拘禁罪有哪些加重处罚情节?非法拘禁罪是指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对于非法拘禁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我国刑法规定了多种情况,包括非法拘禁时间过长,非法拘禁手段残忍,非法拘禁过程中造成他人身体损伤,非法拘禁过程中对他人实施性侵犯等。这些加重处罚的情节,都是对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危害后果的体现,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非法拘禁罪的犯罪行为,不仅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也需要关注其社会影响和道德责任。同时,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
    2023-11-25
    315人看过
  •  典型十起治安案件
    以上是对一些违反治安案件类型的改写,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寻衅滋事、结伙斗殴、侮辱、阻碍执行职务、殴打他人、故意伤害、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诽谤等案件类型。以下是对一些违反治安案件类型的改写:-扰乱公共秩序案件:涉及在公共场所进行喧哗、制造噪音等行为,扰乱他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寻衅滋事案件:指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发生争执,言语或行为粗暴、不合理,侵犯他人或公私财物,或进行其他不适当行为,引起他人不适。-结伙斗殴案件: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发生争执后,纠集在一起进行打斗或斗殴行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寻衅滋事中的结伙斗殴案件:同上,但结伙斗殴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发生争执后,纠集在一起进行打斗或斗殴行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并可能危及他人或公私财物安全。-侮辱案件:指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发生争执后,对他人或公私财物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侮辱,侵犯他人尊严或利益。-阻碍执行职务案件:指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发生争执后,采取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殴打他人案件:指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发生争执后,采取殴打他人的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故意伤害案件:指故意对他人身体进行伤害,包括殴打、辱骂等行为,造成他人身体或心
    2023-11-24
    255人看过
  • 骂人是否构成犯罪?
    侮辱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客观要件表现为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对他人进行侮辱或诽谤的行为,情节轻微的,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侮辱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侮辱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所谓人格尊严,是指公民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声望、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而对自己或他人的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所谓名誉,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望声誉,是一个公民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所谓名誉权,是指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2、客观要件。侮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侮辱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侮辱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构成
    2023-11-24
    245人看过
  • 我们是否能够和解?
    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在民事诉讼中,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罪的被告人和被害人可以就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和解。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如果涉嫌犯罪行为属于过失犯罪或渎职犯罪,被告人和被害人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而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和被害人可以就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和解。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罪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除渎职犯罪外,可以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犯罪的,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和解是否适用于所有案件?标题:和解是否适用于所有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和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对于和解是否适用于所有案件,人们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解是民事案件中一种重要的解决方式。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达成和解协议,避免诉讼程序的进行,从而实现和解。但是,和解并不仅适用于某些案件,也存在一定适用范围。首先,和解只适用于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的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愿意和解,或者在和解过程中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和解就无法达成。其次,和解适用于某些民事案件,但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案件。例如,刑事诉讼中的案件和解是
    2023-11-24
    362人看过
#人身损害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权 网友关注榜
    #人身权 律师视频普法
    #人身权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