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
审判阶段

审判阶段

知识

审判阶段

  •  评审案件时,合议庭应遵循何种原则?
    简单案件适用独任制,二审、再审、重审及一审中的非简单民事案件,一律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合议庭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民事、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法律都规定,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即独任制和合议制。合议庭在评议案件时,如果意见分歧,应当少数服从多数。在合议庭评议案件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审判组织,其成员不是固定的,而是由院长或者庭长临时指定审判员担任审判长。院长或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则自己担任审判长。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如果意见分歧,应当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记入评议笔录,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签名。合议庭的职责具体如下:1、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作出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先予执行等裁定;2、确定案件委托评估、委托鉴定等事项;3、依法开庭审理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案件;4、评议案件;5、提请院长决定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6、按照权限对案件及其有关程序性事项作出裁判或者提出裁判意见;7、制作裁判文书;8、执行审判委员会决定;9、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合议庭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民事、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法律都规定,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即独任制和合议制。在民事诉
    2023-11-15
    334人看过
  •  收到起诉书后多久开始审判?
    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专门权力,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行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具体开庭时间并无法律规定,只能由法院在审限内自由把握。提起公诉是一种起诉方式,指的是人民检察院在收到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后,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向人民法院提交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专门权力,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行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可知,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具体开庭时间并无法律规定,只能由法院在审限内自由把握。起诉后多久开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后多久开庭取决于案件类型和法院的审理进度。对于一些简单的民事案件,如争议金额较小的案
    2023-11-15
    228人看过
  •  二审中是否允许陪审员参与?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或案情复杂或有其他情形的案件时,应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但人民陪审员只能参加一审,不可以参加二审。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时,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应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1.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案件;2.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3.案情复杂或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案件。因此,人民陪审员只能参加一审,不可以参加二审。哪些案件可以由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二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二审程序可以由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在二审中,合议庭成员应当共同审查案件的事实和适用法律,提出审理意见,并将意见提交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如果合议庭成员意见分歧,应当将不同意见写入笔录,在笔录中说明。二审程序中,合议庭成员可以询问当事人、辩护人,参考鉴定意见,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同时,《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二审程序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二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应当开庭审理的,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合议庭成员应当出庭。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合议庭成员可以不开庭审理。因此,二审
    2023-11-15
    395人看过
  •  死刑复核程序的操作规程
    该摘要提供了关于死刑核准、发回重新审判和改判或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三个规定。核准死刑需要满足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的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条件。发回重新审判适用于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情况,而改判或发回原一审或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适用于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的情况。1、核准死刑:根据原审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判断其是否清楚,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以及量刑是否适当。若判断结果为死刑命令适用正确,则核准执行死刑。2、发回重新审判: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3、改判或发回原一审或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则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或者提审后直接改判。死刑复核案件如何进行审判?死刑复核案件是指在死刑判决生效后,被告人不服判决提出复核申请的案件。在复核过程中,审判程序相较于普通刑事案件有所特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复核程序的期限限制较短。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死刑复核案件的复核期限为十日。相对于普通刑事案件的三个月,复核程序的期限较短,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2. 复核程序的审理方式。复核程序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不进行开庭审理。这是为了节约审判资源和保障被告人的人身安全
    2023-11-14
    459人看过
  •  法庭审判的基本程序
    法院开庭流程包括准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在准备开庭时,法院确认当事人到场并宣布法庭纪律。在法庭调查中,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对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进行询问。在法庭辩论中,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在评议环节,审判长向当事人宣布判决结果,并告知其上诉权利、期限和上诉法院。以下是法院开庭流程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不变:1.准备开庭:书记员检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场;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确认当事人,宣布案由和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口头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别寻问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是否还有意作最后陈述。3、法庭辩论: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见。4、评议: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进入评议时进行评议,实行少数服从数的原则,评议的情况应当如实制作笔录。评议笔录不准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查阅、复制。评议毕,审判长宣布继续开庭,当庭公开宣布判决结果,10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要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上诉法院。法院开
    2023-11-13
    211人看过
  •  法院旁听是否允许中途退出旁听席?
    法庭旁听需遵守法庭规定和要求。公民要求旁听的案件应为依法应公开审理的案件,且应向法院出示有效身份证件。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以及其他不宜旁听的人不得要求旁听公开审判。公民旁听公开审判应遵守法庭规则。法庭旁听可以在不影响他人、不干扰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中途离开。不过,离开时需遵守法庭的规定和要求。但对于旁听的人群也是有要求的,法庭旁听需要的条件:1、公民要求旁听的案件应为依法应公开审理的案件;2、公民要求旁听公开审理案件,应向法院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法院根据法庭场所和要求旁听的人员情况决定发放旁听证的数量;公民持有旁听证方能进入法院旁听案件的审判。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国公民要求旁听的,依照有关外事管理规定办理;3、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其他不宜旁听的人不得要求旁听公开审判;4、公民旁听公开审判应遵守法庭规则。旁听公开审判的特别规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被告人有权委托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人民法院也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同时,《刑事诉讼法》也明确规定了旁听公开审判的特别规定。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旁听公开审判的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外,被告人可以到庭旁听审理,也
    2023-11-13
    246人看过
  •  刑事案件从法院受理到开庭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需在两个月内进行开庭审理,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特定情形的案件,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可延长三个月。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后,一般需在受理后的两个月内进行开庭审理,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法院审理期限是多久?法院审理期限是指人民法院从收到案件材料到作出裁判决定的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裁判决定,但涉及需要延长的、中止审理、审理终结后等情形除外。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裁判决定,但涉及需要延长的、中止审理、审理终结后等情形除外。因此,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期限均为六个月。人民法院审理期限为六个月,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在审理期间,法院需在两个月内进行开庭审理,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2023-11-13
    254人看过
  •  法院是否接受检察院退回的案件?
    法院将刑事案件退回检察院的原因包括证据不足、检察院起诉罪名和证据不匹配以及检察院要求休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说明》的规定, 对于这种情况, 法院应当通知检察院在3天内补充资料或根据刑事案件重新解释。若被告人民检察院无罪, 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新规定, 法院应当根据刑事案件重新解释的第600条进行处理。法院可以将刑事案件退回检察院。通常情况下,法院会将案件退回检察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例如,由于证据不足,法院要求重新起诉。2、检察院起诉的罪名和提供的证据不能完全支持,需要追加罪名返还。3、开庭时,检察院要求休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说明》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处理:(1)属于申诉才处理的案件,应当返回人民检察院,通知受害者有权提起诉讼(2)不属于本院管辖或被告人不在案件的,应当返回人民检察院(3)不符合前条第2项至第8项的规定之一,需要补充资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3天内补充的(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第3条的规定,被告人民检察院无罪后,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新规定,应当根据刑事案件重新解释的第600条,应当根据刑事案件重新解释法院如何处理检察院退回的案件?法院如何处理检察院退回的
    2023-11-12
    197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的法律程序是什么?
    法庭审判流程包括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判决宣告、判决执行等步骤。开庭前,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读法庭规则等。开庭时,审判人员就座,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询问相关诉讼权利等。法庭调查通过发问和举证质证查明案件事实。法庭辩论是控诉方与辩护方就被告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问题进行互相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并进行评议和宣判。法庭审判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庭前准备:在这个阶段,法庭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审判程序的顺利进行。2.开庭审理:这是案件审理的核心环节,法庭将审理案件并做出裁决。3.判决宣告:如果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者认罪,法庭将做出判决,宣告被告人有罪或无罪。4.判决执行:如果判决结果为有罪,法庭将安排罪犯的刑罚执行,并通知相关当事人。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二)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规则等,审判人员就座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被告人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三)法庭调查。通过向被告人或证人发问以及举证质证等查明案件事实。(四)法庭辩论。控诉方与辩护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
    2023-11-12
    101人看过
  •  接受提审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法院系统在处理案件时,若发现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有权力提出重新审理或指令下级法院重新审理。这一规定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找到。指的是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时,若发现有错误的情况,便有权力提出重新审理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重新审理的程序是怎样的?按标题:重新审理的程序是怎样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的,或者在审理过程中遗漏了应当归还的民事权利的,应当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重新审理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出重新审理申请:原审判决的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等,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申请。人民法院对重新审理的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作出再审决定。2. 组成合议庭:人民法院决定重新审理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的成员应当包括法官和书记员。3. 开庭审理:重新审理的案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开庭审理,除有特殊情况外,应当公开进行。4. 听取当事人意见: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有权就案件的事实和处理意见发表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充
    2023-11-12
    132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