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
专利法
专利仲裁
专利仲裁是一种解决专利权纠纷的方式,通过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进行。在专利权归属、侵权或许可使用等方面发生争议时,参与双方可以选择仲裁来解决争端,避免诉讼程序的费用和时间消耗。 专利仲裁通常更快速、灵活,且由专业人士进行,有利于双方达成公正的解决... 更多>

专利仲裁

  • 申请专利仲裁审查程序是怎样的
    (一)提交请求书1、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人)提出行政处理请求,应提交请求书正本1份,并按被请求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2、当事人(包括请求人和被请求人)是自然人的,应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其他事项;3、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具体指明被控侵权行为的类型或被控侵权产品的名称、型号;4、应写明请求事实与理由,并附证据材料清单;5、正文部分应写明构成侵权的分析对比,也可以将侵权分析对比单独附页(查看分析对比示例);6、请求书须由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署名或盖公章。(二)提交权利凭证1、专利证书复印件,近期《专利登记簿副本》复印件,专利年费交纳凭证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2、由中国专利局做出的专利公告复印件;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3、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应提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或其他证明其权利人身份的材料。一、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第二十三条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
    2023-03-21
    82人看过
  • 专利仲裁可以上诉吗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如果事先选择了仲裁解决纠纷,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就不能再就该商事纠纷向法院起诉。但《仲裁法》第五十八条同时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一、专利种类有哪些在现代,专利则是指由政府机关所或者是具有政府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而颁发的一种文件。文件中说明了当事人专利的基本情况,以及内容,同时规定了其在一定的时间内存在的一定的法律状态。当事人的专利一般情况下,唯有经过专利人的许可之后,才可以使用。目前,我国的专利种类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三种。不同的类型,申请的方式,流程,以及保护的期限均会有所不同。专利制度是为了充分保护专利权利的一种有效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专利能够真正的具有独占专有,排他的特性,权利人之外的任何
    2023-03-17
    344人看过
  • 仲裁后还可以起诉么
    对于仲裁庭所作出的仲裁裁决,一般是不能起诉的,劳动仲裁可以起诉。法律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专利仲裁可以上诉吗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如果事先选择了仲裁解决纠纷,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就不能再就该商事纠纷向法院起诉。但《仲裁法》第五十八条同时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2023-03-13
    61人看过
  • 仲裁排斥起诉性吗
    不可以。当事人解决纠纷适用仲裁时,应遵循一裁终局原则,即裁决书作出之日起便发生效力,当事人双方不服的不可以就原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存在错误的,不能上诉,但是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的裁决或者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一、仲裁裁决书下来15天如何计算的仲裁裁决书下来15天从收到裁决书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则顺延到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仲裁法》第九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法》第五十四条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二、专利仲裁可以上诉吗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如果事先选择了仲裁解决纠纷,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就不能再就该商事纠纷向法院起诉。但《仲
    2023-03-11
    482人看过
  • 仲裁 同时 起诉吗
    对于仲裁庭所作出的仲裁裁决,一般是不能起诉的,劳动仲裁可以起诉。法律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离婚财产分割能仲裁吗离婚财产分割不能仲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下列纠纷不能仲裁: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纠纷。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劳动仲裁是否是劳动案件的必经程序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必经程序,但它并不是解决劳动争议所有方式的必经途径。《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
    2023-03-09
    353人看过
  • 申请专利仲裁需要交费吗
    一、专利纠纷申请仲裁如何申请(一)提交请求书1、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人)提出行政处理请求,应提交请求书正本1份,并按被请求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2、当事人(包括请求人和被请求人)是自然人的,应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其他事项;3、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具体指明被控侵权行为的类型或被控侵权产品的名称、型号;4、应写明请求事实与理由,并附证据材料清单;5、正文部分应写明构成侵权的分析对比,也可以将"侵权分析对比"单独附页(查看分析对比示例);6、请求书须由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署名或盖公章。(二)提交权利凭证1、专利证书复印件,近期《专利登记簿副本》复印件,专利年费交纳凭证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2、由中国专利局做出的专利公告复印件;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3、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应提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或其他证明其权利人身份的材料。二、知识产权局审查请求符合条件的,在收到请求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立案并通知请求人。不符合条件的,一次性告知请求人须补正的内容或证据材料;对补正后仍不符合条件的,通知请求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三、申请专利
    2023-02-20
    240人看过
  • 专利仲裁管辖法院确定
    一、专利仲裁专利管辖法院确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具体到专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被诉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通过其他方式交付标的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二、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专利法》第62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这与我国《民法能则》第137条的规定相一致。不过,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起算点存在两种特殊情况:(一)超
    2023-02-13
    89人看过
#专利法
江门
律师推荐
    展开
    #专利仲裁 网友关注榜
    #专利仲裁 律师视频普法
    #专利仲裁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