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6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属于渎职犯罪。《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
符合以下要件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为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该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不予以追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必然妨害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破坏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纵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罪属于渎职罪。《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示: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追究责任,但是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犯罪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依法判处五年以
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刑法对其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行为人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对其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指的是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假,以次充好、或用不合格的产品顶替合格产品,销售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额达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依法会被判处2年以下的有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