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过失犯罪是动机犯吗

更新时间:2022.12.2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过失犯罪没有犯罪动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律师普法
  • 过失犯罪动机有哪些?
    过失犯罪动机有哪些?

    过失犯罪乜有犯罪动机。法律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因此过失犯罪乜有犯罪动机。

    2020.10.24 186
  • 过失犯罪什么情况下才存在犯罪动机
    过失犯罪什么情况下才存在犯罪动机

    过失犯罪没有犯罪动机。中国的刑法学者将犯罪动机分为了11类,包括政治动机、财物动机、性动机、报复动机、自尊动机、友情动机、妒忌动机、戏谑动机、恐惧动机、好奇动机、其他动机。

    2020.10.14 142
  • 过失犯罪和过失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吗
    过失犯罪和过失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吗

    过失犯罪是不存在共同犯罪的。根据我国《刑法》对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0.04.04 83
专业问答
  • 过失犯罪是否是犯罪动机

    1、过失犯罪是没有犯罪动机的。犯罪动机即应当包括了犯罪的故意,而过失犯罪是没有犯罪故意的。《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

    2022-06-25 15,340
  • 过失犯罪的犯罪动机

    对犯罪动机的存在范围这一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通说认为,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少数学者认为,不仅是直接故意犯罪,而且间接故意犯罪中也存在犯罪动机,甚至认为过失犯罪中都存在着犯罪动机。在中

    2022-08-12 15,340
  • 过失犯罪的是不是犯罪动机

    过失犯罪的不是犯罪动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不是预谋犯罪,不具有犯罪动机。

    2022-06-03 15,340
  • 过失犯罪是否构成犯罪动机

    1、过失犯罪是没有犯罪动机的。犯罪动机即应当包括了犯罪的故意,而过失犯罪是没有犯罪故意的。《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

    2022-11-09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吗 01:05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吗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父母有过过失犯罪行为的,子女可能会在政审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

    4,474 2022.04.12
  •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况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关系,所教唆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已经达到刑事责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没有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不能形成共犯关系,不构成共同犯罪, 只对教唆人

    1,106 2022.04.17
  •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 01:21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以下两点区别: 1、两者的性质不同。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

    659 2022.06.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过失犯罪是动机犯吗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