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达到什么标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才能立案?
达到什么标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才能立案?

达到什么标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才能立案?

2020-08-28 88
普法内容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立案的标准是: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四百零九条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对传染病防治失职案如何掌握立案标准
    对传染病防治失职案如何掌握立案标准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管职责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2020-10-28 96
  • 怎么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怎么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认定: 1、主体要件,须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上存在着过失,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 3、客观要件,具有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情节严重的行为。 4、客体要件,侵犯了国家对传

    2021-11-19 98
  • 对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适用刑法
    对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适用刑法

    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6-16 84
专业问答更多>>
  • 达到什么标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才能立案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或者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

    2022-05-13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立案标准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3、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4、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5、

    2021-10-10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立案标准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3、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4、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5、

    2021-10-10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立案标准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管职责,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1。导致甲类传染

    2021-11-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01:04
    什么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指的是专门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国家对传

    2,596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认定 01:16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认定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需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分别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而导致发生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直接破坏了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在

    312 15,340
  • 被骗多少钱才能达到立案标准 01:12
    被骗多少钱才能达到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骗三千元以上才能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最低立案数额为数额较大这一标准,按照《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65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