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隐私被人多次侵犯是否能报警
隐私被人多次侵犯是否能报警

隐私被人多次侵犯是否能报警

2020-03-23 86
普法内容
隐私被人多次侵犯能报警。报警后警方会依法对侵犯隐私的行为人进行处理,可能会对其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侵犯他人隐私权是一种违法行为,被侵犯隐私的受害者当然可以报警,警方会进行立案查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被人侵犯的隐私行为多次报警有用吗?
    被人侵犯的隐私行为多次报警有用吗?

    被他人多次侵犯隐私的,当然能报警。对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人,警方会对其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4-09 202
  • 侵犯个人隐私是起诉还是报警?
    侵犯个人隐私是起诉还是报警?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侵犯个人隐私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2021-04-01 520
  • 个人隐私侵犯该如何报警
    个人隐私侵犯该如何报警

    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般不构成刑事责任,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

    2021-04-21 308
专业问答更多>>
  • 被人侵犯隐私权怎么报警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报警,已经构成侵权,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就可以了。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查处。 根据案情,公安机关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

    2022-06-04 15,340
  • 侵犯隐私权是否可以报警

    是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的。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告,要求立案调查。根据案件,公安机关将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1-12-21 15,340
  • 侵犯隐私权能报警吗?

    可以。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查处。 根据案情,公安机关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

    2022-06-01 15,340
  • 被人侵犯隐私权的怎么报警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报警,已经构成侵权,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就可以了。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查处。 根据案情,公安机关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

    2022-06-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判 01:00
    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判

    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犯罪行为,会怎么判需要根据其触犯的具体的罪名来分析。比如,如果侵犯个人隐私,同时满足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话,就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2,482 15,340
  • 侵犯个人隐私权要赔偿多少钱 01:08
    侵犯个人隐私权要赔偿多少钱

    侵犯个人隐私权要赔偿多少钱,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协商进行决定。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受害者可以要求侵害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具体的赔偿可以根本对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失而定,当然包括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

    3,535 15,340
  • 侵犯隐私权赔偿多少钱 01:20
    侵犯隐私权赔偿多少钱

    隐私权的赔偿数额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已经明确规定,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具体如下: 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停止对其侵害的行为。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比如,加害人正在把受害人的隐私生活领域,进行宣扬传播等,当出现这

    2,53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