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抚育费的期限是多久
抚育费的期限是多久

抚育费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27 85
普法内容
原则期限是指抚育费的给付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特殊期限,是指子女成年后,按父母的经济负担能力,仍要负担其抚育费,其停止期限视具体情况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抚养费支付多少及给付期限是多久
    抚养费支付多少及给付期限是多久

    抚养费数额: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支付。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金额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或降

    2022-02-05 137
  • 抚养费的数额如何确定,抚育费的给付期限
    抚养费的数额如何确定,抚育费的给付期限

    抚养费的数额按照不直接抚养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确定。抚育费的给付期限是到子女十八周岁为止,抚育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若是子女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

    2020-09-17 75
  • 抚养费抚育费起诉一般要多久
    抚养费抚育费起诉一般要多久

    抚养费起诉后,一般需判决生效之后才能执行,且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020-02-05 49
专业问答更多>>
  • 支付抚养费期限是多久,抚养费最长是多久的

    支付抚养费的期限规定到孩子18岁为止,抚养费包括孩子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如果孩子满16岁不满18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能够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以停止支付抚养费。

    2021-10-24 15,340
  • 抚育费的给付期限是多久,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抚育费的给付期限是到子女十八周岁为止,抚育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若是子女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2023-10-09 15,340
  • 抚育费的给付期限怎么算

    子女抚育费给付期限包括原则期限和特殊期限两种。原则期限是指抚育费的给付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2021-10-13 15,340
  • 抚育费给付时限是多久?各地有什么规定?

    抚育费给付期限是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子女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另外,如果父母愿意继续给付或者子女满十八周岁仍不能

    2023-11-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307 15,340
  • 未婚子女的抚育费给多少 01:20
    未婚子女的抚育费给多少

    首先,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提供的生活和教育等费用。总体而言,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取决于父母的收入水平、当地生活水平、子女数量和子女的实际需要等因素。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标准如下:1、如果当事人有固定

    678 15,340
  • 刑诉法中的上诉期期限是多久 01:38
    刑诉法中的上诉期期限是多久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为十日,不服一审裁定的上诉期为五日,自接到判决书第二日开始计算。上诉期经过后,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当事人只能申请再审。 上诉的提起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分别是: 1、必须有法定的上诉

    2,289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