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数罪刑事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数罪刑事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数罪刑事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2020-03-14 79
普法内容
数罪刑事追诉时效的计算: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刑事追诉时效包括5年、10年、15年、20年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延长的。所以如果是数罪并罚的,每个罪名都需要单独计算追诉时效期限,自犯罪行为开始时计算。
《刑法》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追诉时效和数罪并罚时效怎么计算?
    追诉时效和数罪并罚时效怎么计算?

    数罪并罚,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每一个罪的追诉时效是分开计算的。如果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20-08-13 113
  • 刑犯出逃逃逸如何计算追诉时效
    刑犯出逃逃逸如何计算追诉时效

    根据漏罪的法定最高刑进行计算: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2020-07-13 90
  • 刑事案件已经立案的如何计算追诉时效
    刑事案件已经立案的如何计算追诉时效

    刑事案件立案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2020-01-31 124
专业问答更多>>
  • 数罪后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下数罪的追诉时效时,一般从犯罪行为发生时开始计算。公安机关已经立案的,不受追诉时效限制。《刑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起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连续或者继续的,从犯罪行为终止之

    2021-11-08 15,340
  • 刑事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追诉计算;犯罪行为持续或者持续的,从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内再次犯罪的,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前罪追诉期限。以下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021-11-08 15,340
  • 刑事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判定刑事起诉截止日期的方式: 1、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判决; 2、公安法应当立案但不立案或者公安法、国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犯罪分子的起诉时效没有截止日期; 3、刑事起诉期限自犯罪之日起计

    2021-12-24 15,340
  • 刑事犯罪,追诉的时效如何计算?

    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的犯罪行为持续或持续的,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犯罪经过以下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期为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经

    2021-10-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刑事犯罪追诉时效 01:47
    刑事犯罪追诉时效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之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二)法定刑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 (三)法定刑最高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

    1,707 15,340
  • 数罪并罚是如何计算刑期的 01:28
    数罪并罚是如何计算刑期的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9条规定,我国数罪并罚是采用混合原则,即对于数罪并罚的计算方式,存在多种。1、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及其他主刑并罚的,以及有期徒刑与拘役并罚的,采用吸收原则;也就是当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时,只执

    2,150 15,340
  • 交通肇事罪追诉时效 01:22
    交通肇事罪追诉时效

    在我国的法律中,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刑级: 第一、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别的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 第三、因逃逸致人丧失生命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交通肇事罪的

    1,49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