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卖侵犯商标权的商品应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卖侵犯商标权的商品应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卖侵犯商标权的商品应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2020-10-11 101
普法内容
售卖侵犯商标全的销售者可能是出于故意,也可能出于过失。如果销售者不知道是侵犯商标权的商品的,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明知是侵犯商标权的商品而进行售卖的,应当依法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若构成犯罪的还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商标侵权代理商应负什么责任
    商标侵权代理商应负什么责任

    商标侵权代理商应负以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处以相应的罚款等,当事人因此遭受损失的,还可以请求

    2020-02-12 117
  • 法律上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上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需要承担下列责任: 一、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二、行政责任: 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

    2020-04-02 63
  • 法律是如何规定侵犯商标权的责任的
    法律是如何规定侵犯商标权的责任的

    需要承担下列责任: 一、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二、行政责任: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

    2020-06-17 75
专业问答更多>>
  • 侵犯商标权和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是一样的吗,侵犯商标权法律责任

    侵犯商标权的犯罪主要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的犯罪主要包括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虽然部分犯罪的量刑区间是一样的,判决三

    2022-02-06 15,340
  • 出售侵权商标商品的法律责任如何,责任怎么认定的啊?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

    2023-03-27 15,340
  • 食品店的商标侵权,被侵权商标侵犯法律怎么处理

    《商标法》规定,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

    2021-11-19 15,340
  • 法律是怎么规定侵犯商标权的责任的

    需要承担下列责任:一、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二、行政责任: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3.工商

    2021-12-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商标侵权应怎样惩处 01:11
    商标侵权应怎样惩处

    认定商标侵权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命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毁掉侵权商品和主要用来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如果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无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低于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

    897 15,340
  •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 01:02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

    商标侵权的罚款标准根据侵权情节确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侵权行为成立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主要用于制造侵权货物和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侵权货物和工具。罚款标准如下:非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非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1,332 15,340
  • 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的法律效力 01:35
    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的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网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表明必须要用书面形式的,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不采用书面形式的,该合同就是不合法的。因此,合同并非一定

    2,081 15,340
商标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