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朋友总是借钱怎么办
朋友总是借钱怎么办

朋友总是借钱怎么办

2022-04-15 3,973
普法内容
朋友总是欠钱不还的,可以考虑先对朋友进行催收,再进行起诉。可以先让其依据合同规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归还借款本金利息以及因为拖延还款产生的逾期利息。仍然选择拒不归还,就可以依程序向人民法院就欠钱提起民事诉讼,法院经查验属实的,判决借款方偿还借款以及逾期利息。判决之后对方仍然拒不还钱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其个人财产用于偿还欠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如下: 第六百七十一条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借给朋友钱朋友被骗了怎么办
    借给朋友钱朋友被骗了怎么办

    第一,搞清楚朋友是否真的被骗;第二,借钱和朋友被骗没有关系,当事人按理还是可以追讨借款;第三,如果债务人是未成年,当事人可以找其监护人追讨。如果追讨、协商未果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

    2021-01-05 522
  • 朋友催债怎么办没钱借
    朋友催债怎么办没钱借

    朋友催债但是当事人没有钱还的,可以与朋友协商分期或者延期偿还,否则对方作为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债务人依然不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020-06-27 48
  • 身上没钱也没朋友借怎么办
    身上没钱也没朋友借怎么办

    1、借条是证明欠款事实最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借条的话,当事人能够提供其他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证明欠款事实的存在也是可以的; 2、留下你借给别人钱的证据。如:借款合同、补充协议、对账单或收发货单、银行转账凭证、发票、短信、微信记录等; 3、寻求律

    2020-01-30 21
专业问答更多>>
  • 借给朋友的钱,总是要不回来

    可以要求偿还,如果协商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2022-10-25 15,340
  • 借钱给朋友好像是朋友借我的钱

    债的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债务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

    2022-08-23 15,340
  • 有个朋友总是找我借钱我怕有债务纠纷借钱给朋友要注意什么

    区分“欠条”和“借条”的区别。 这两者的法律效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借条”的诉讼有效期是20年,而“欠条”的诉讼有效期只有2年。所以一定要持有“借条”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以实现。

    2023-05-28 15,340
  • 男朋友向女朋友借钱他不还怎么办?

    你不用和他直接说还钱,和他说你最近没钱了,能不能借你300块(直接说借400太明显了,说500他又不见得拿的出来),如果他痛快的给你了,你就下次再借100,就还清了。以后他再和你借,你就说你也没钱了。

    2022-07-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朋友借钱不还能报警吗 00:55
    朋友借钱不还能报警吗

    朋友欠钱不还可以报警,但是这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报警对解决问题意义不大。因为对于民事纠纷警方不会立案,只会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所以对于欠款纠纷最好采用诉讼的方式解决更为有效。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

    2,963 15,340
  • 欠朋友一万块钱对方起诉怎么办 00:53
    欠朋友一万块钱对方起诉怎么办

    欠朋友一万块钱对方起诉的,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也可以积极应诉。朋友起诉后,当事人可以和朋友进行协商,让朋友再给一点还款时间,重新达成还款协议,朋友愿意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的内容还款;无法协商的,当事人应当积极应诉,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

    2,170 15,340
  • 以谈男女朋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行为吗 00:54
    以谈男女朋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行为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基于错误的认识交付财物,使行为人因此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另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千元的,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5,403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