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间借贷如何防范风险
民间借贷如何防范风险

民间借贷如何防范风险

2021-04-13 126
普法内容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民间借贷如何防范风险: 1、要考虑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 2、要看借款用途是否合法。 3、不能收取高额利息。 4、应有借款担保和抵押。 5、谨防非法集资。 6、注意诉讼时效。 7、追讨欠款要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怎么做
    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怎么做

    预防民间借贷风险,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1、借款用途要正当,借贷关系要合法; 2、订立书面协议,注意妥善保存; 3、提前还款要说清,支付利息要约定,利率高低要有度; 4、借款利息不得在本金中扣除。

    2020-06-30 146
  • 如何防范借高利贷的风险
    如何防范借高利贷的风险

    防范借高利贷风险的方法:首先,要增强民间借贷的风险意识与守法意识,从法律层面引导规范正当民间融资行为。其次,要进一步倾斜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覆盖与优化金融服务,减少或铲除高利贷生存土壤。第三,要引导民间借贷从地下走到地上,使其阳光化、

    2020-12-16 127
  • 民间借款风险如何预防
    民间借款风险如何预防

    (一)民间借贷需分借给什么人。 (二)民间借贷借多少。 (三)民间借贷期限多长。 (四)民间借贷怎样担保。如果担保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职能部门或者法人的分支机构,那么

    2021-02-08 229
专业问答更多>>
  • 民间借贷中出借人投资风险如何防范?

    1、主动出击不要坐等钱来,也不要碍于情面,更不要拖延,要主动出击,否则过了诉讼时效将无力回天。2、换位思考 不要因为对方迟延付款而不依不饶,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要让对方站在己方的角度去思考。在出借

    2022-04-26 15,340
  • 风险大吗?该如何预防民间借贷风险?

    光大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预约上门开户,服务全面,金股推荐,欢迎质询。

    2022-10-23 15,340
  • 预防民间借贷风险时风险范围有哪些

    预防民间借贷风险,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1、借款用途要正当,借贷关系要合法。 2、订立书面协议,注意妥善保存。 3、提前还款要说清,支付利息要约定,利率高低要有度。 4、借款利息不得在本金中扣除。

    2023-11-08 15,340
  • 民间借贷风险的防范和怎么讨债?

    既然民间借贷并不是违法行为,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一提到民间借贷就容易让人联想到“高利贷”、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呢?这是因为民间借贷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具体来说,民间借贷中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一)借款

    2022-08-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防范倒签合同风险 01:16
    如何防范倒签合同风险

    防范倒签合同风险的措施如下: 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2、预先调查合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3、仔细审查合同的基本条款; 4、注意合同的权利内容是否公平; 5、以及签字、盖章是否一致。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1、当事人的

    601 15,340
  • 一般民间借贷被告如何应诉 01:35
    一般民间借贷被告如何应诉

    债务人因借贷被债权人起诉的,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准备应诉。第一,查看债务是否已过诉讼时效,若债务已过诉讼时效,在庭审中债务人可以此为由进行抗辩而不用清偿该债务。若债务是真实合法,且未过诉讼时效的,债务人应当偿还。第二,查看借款是否出于自己的真

    1,693 15,340
  • 债权转让中的风险怎么防范 01:17
    债权转让中的风险怎么防范

    债权转让中的风险大致可通过以下几点来避免:第一,避免签订合同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转让合同,即避免转让过程中合同不合法等情况。第二,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转让合同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几日内通知

    1,018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