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指什么呢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指什么呢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指什么呢

2021-02-14 87
普法内容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时效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时效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诉讼时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未作出决定的;仲裁庭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未作出裁决的;其他。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0-06-23 77
  • 民事诉讼中第三人是指什么?
    民事诉讼中第三人是指什么?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诉讼中的人。在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启动后,由于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虽没有独立请求权

    2020-11-15 670
  • 民事诉讼诉讼指定管辖
    民事诉讼诉讼指定管辖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2020-11-11 140
专业问答更多>>
  •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06-26 15,340
  • 民事的诉讼时效中止指的是

    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 1.须存在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其他障碍。 其他障碍具体包括: (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

    2022-08-21 15,340
  • 民事诉讼法的诉讼时效是什么呢?

    一般二年,有四种特殊的情形是一年,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年,但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的相关问题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2022-08-19 15,340
  • 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诉讼指什么?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

    2021-05-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事诉讼时效几年 01:26
    民事诉讼时效几年

    民法上的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期间届满之后,法律就赋予了义务人相应的抗辩权利。诉讼时效期满后,义务人可以根据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对权利人发出抗辩,拒绝履行相应的给付义务。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将民法

    1,607 15,340
  • 诉讼时效的中断 00:53
    诉讼时效的中断

    一般来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此外,最长的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但是,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具体地来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对诉讼时效

    4,737 15,340
  • 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01:09
    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

    5,634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