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债权凭证制度表述它有哪些主要作用
债权凭证制度表述它有哪些主要作用

债权凭证制度表述它有哪些主要作用

2020-12-11 79
普法内容
在债权凭证制度,积极作用有: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可以督促被执行人尽早履行债务;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以及可以提高结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债权凭证制度中的效益有何作用
    债权凭证制度中的效益有何作用

    债权凭证制度中的积极作用如下: 1、提高结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2、确立再申请执行制度,保障当事人权利; 3、督促被执行人尽早履行债务。

    2020-02-23 51
  • 科创板退市制度的表述有哪些
    科创板退市制度的表述有哪些

    科创板退市制度的表述有终止上市。科创板俗称“四新板”,是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是上海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产物之一。

    2021-01-09 168
  • 我国债权转让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
    我国债权转让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

    我国债权转让的条件: 1、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2、债权人与受让人须达成债权转让协议; 3、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 4、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 5、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

    2021-01-13 28
专业问答更多>>
  • 债权凭证制度中的积极作用具体有哪些

    一、提高结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法院系统有一系列的考核指标,结案率即是其中一项。因此,法院面临来自当事人和上级法院的双重巨大压力,使执行员陷于一些执行难度大的案件之中不能自拔,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他案

    2022-06-13 15,340
  • 债权凭证制度对公司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债权凭证制度的积极作用:证明贷款法律关系的事实;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债务;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提高结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2021-12-20 15,340
  • 债权凭证的主要作用

    债权凭证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由执行法院向申请执行人发放的、用以证明申请执行人依然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的权利证书。债权凭证制度,保留了当事人私法上的请求权,发放债权凭证,确立了执行程

    2022-07-12 15,340
  • 债权凭证的作用有哪些

    债权证明书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以执行,执行法院向申请执行人发行的,用于证明申请执行人仍然享有债权的权利证明书。债权证明制度保留了当事人的个人法律要求权,发行了债权证明书,在执行程序中确

    2021-10-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融资有哪些主要形式 01:31
    债权融资有哪些主要形式

    债权融资,即企业通过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具体包括以下这些形式: 一、民间的私人借款; 二、企业间的商业信用,采用应付购货款和应付票据的方式从供货厂家筹集资金; 三、租赁,比如经营租赁、代理租赁和融资租赁等; 四、银行或别的金融机构贷款; 五

    4,161 15,340
  • 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哪些 01:23
    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哪些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表权指的是作者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指的是作者为表明其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修改权指的是作者修改自己作品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

    1,343 15,340
  • 著作权的使用权包括哪些 01:10
    著作权的使用权包括哪些

    著作权,在过去被称为版权。著作权的使用权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其中的人身权指的是,创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又被称为著作精神权利。具体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人身权

    2,328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