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协助逃避抓捕是不是共同犯罪
协助逃避抓捕是不是共同犯罪

协助逃避抓捕是不是共同犯罪

2020-11-07 76
普法内容
行为人如果协助逃避抓捕的,会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潜逃时抓捕是犯罪吗
    潜逃时抓捕是犯罪吗

    羁押时潜逃与是否构成犯罪没有关联,行为人因为有犯罪的嫌疑,相关机关为防止嫌疑犯逃走或消灭罪证,依法将未判决的人犯关神在规定的监禁场所,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羁押的前提是涉嫌构成犯罪,而羁押时潜逃并不影响已经形成的犯罪事实,只会影响量刑。

    2020-08-27 78
  • 帮助逃犯逃避司法追捕属于犯罪行为吗
    帮助逃犯逃避司法追捕属于犯罪行为吗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涉嫌窝藏、包庇罪。窝藏、包庇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

    2020-06-26 142
  • 协助抓捕同案犯的法律规定
    协助抓捕同案犯的法律规定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

    2020-06-18 183
专业问答更多>>
  • 协助逃犯逃避司法追捕犯罪吗?

    帮助逃犯逃避司法追捕算犯罪行为,《刑法》有明确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6-23 15,340
  • 协助抓捕同案犯是属于立功?

    犯罪嫌疑人协助抓捕同案犯,属于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

    2021-07-26 15,340
  • 帮助逃犯逃避追捕犯罪怎么处罚

    帮助逃犯逃避司法追捕算犯罪行为,《刑法》有明确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6-09 15,340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否有共犯

    按照《刑法》第三百一十条中的规定来看,犯窝藏、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加重处罚事由:犯窝藏、包庇罪而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2022-08-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况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关系,所教唆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已经达到刑事责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没有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不能形成共犯关系,不构成共同犯罪, 只对教唆人

    1,106 15,340
  • 共同正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01:18
    共同正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共同正犯和帮助犯,一般有以下的三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帮助犯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罪,或者促使其完成犯罪的人。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

    8,153 15,340
  •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什么 01:13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 1、主体要件,行为人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3、客体要件,犯罪行为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4、客观要件,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

    2,09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