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犯罪集团的主犯怎么认定
犯罪集团的主犯怎么认定

犯罪集团的主犯怎么认定

2022-04-13 586
普法内容
犯罪集团的主犯是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者是策划于幕后、或者指挥于现场者。在聚众闹事当中起组织、策划、指挥地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闹事犯罪的聚头,在整个聚众闹事的过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犯罪集团可以怎样认定犯罪?
    犯罪集团可以怎样认定犯罪?

    刑事犯罪集团一般应具备下列基本特征: (一)人数较多(三人以上),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 (二)经常纠集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 (三)有预谋地实施犯罪活动。 (四)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或其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

    2020-12-16 77
  • 团伙盗窃主从犯怎么认定团伙盗窃主犯怎么判刑
    团伙盗窃主从犯怎么认定团伙盗窃主犯怎么判刑

    团伙盗窃,是指犯罪集团共同实施盗窃的犯罪行为。主犯与从犯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

    2020-10-01 261
  • 犯罪集团案件中从犯和主犯在逃
    犯罪集团案件中从犯和主犯在逃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对于主从犯分别评价。即便主犯在逃,也不影响对其从犯地位的认定;同理,即使从犯在逃,也不影响对主犯的认定及定罪量刑。

    2020-10-18 179
专业问答更多>>
  • 构成犯罪集团主犯的罪名认定是怎样的

    犯罪集团主犯的认定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023-11-18 15,340
  • 犯罪集团中的主犯如何认定主犯是否有从主犯认定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包括两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

    2022-02-15 15,340
  • 集团犯罪的从犯能定为犯罪集团吗?

    缓刑首先是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是累犯;但对共同犯罪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从犯是否判处缓刑,没有明确规定。法律对累犯不判缓刑有明确规定。需要结合被告人所起作用、案件的社会影响性程度等因素,如果没有自首

    2022-10-27 15,340
  • 犯罪集团中主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主犯的认定与处罚原则是怎么样的

    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分子,可认定为主犯:一、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二、在聚众闹事

    2022-01-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涉黑集团的经济犯罪怎么判刑 01:05
    涉黑集团的经济犯罪怎么判刑

    对于涉黑集团所实施的经济犯罪怎么判刑这个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涉黑集团所实施的经济犯罪行为有所不同,其所触犯的罪名不相同,由此所判的刑罚也不一样。例如,如果涉黑集团实施的是集资诈骗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集资诈骗罪

    802 15,340
  • 团伙盗窃罪主犯从犯是怎样区分的 01:58
    团伙盗窃罪主犯从犯是怎样区分的

    团伙盗窃罪主犯从犯是怎样区分的,具体如下: 1、盗窃犯罪主犯,一般只有两种情况,即: (1)在盗窃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分子。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是组织、领导盗窃集团进行盗窃犯罪活动为首者,即盗窃集团中组织者领导者中的为首分子。

    656 15,340
  • 诈骗集团员工怎么定罪 01:01
    诈骗集团员工怎么定罪

    单位犯诈骗罪,员工是否要承担责任,不能够一概而论。员工是否定罪以及如何定罪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员工是否有实际参与犯罪的行为、对于单位的犯罪行为员工是否明知这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应当考虑员工在单位中的工作性质是否与单位从事犯罪存在关联性。

    1,26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姜超律师 姜超律师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