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口头订立的合同能否作数
口头订立的合同能否作数

口头订立的合同能否作数

2021-04-05 122
普法内容
口头订立的合同只要没有法定无效的情形,符合合同成立要件的就是有效的,可以作数。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买卖合同能够口头订立吗
    买卖合同能够口头订立吗

    买卖合同能够口头订立,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不得采用口头的除外。当事人可以通过收集合同订立过程中和履行过程中的文书、资料、来往函件等证据材料,证明双方合同关系的存在。

    2021-01-19 115
  • 如何订立口头合同
    如何订立口头合同

    订立口头合同需一方口头发出要约,另一方表示同意。口头形式简便易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采用,集市的现货交易、商店里的零售等一般都采用口头形式。

    2021-02-21 105
  • 订立口头合同的会怎样
    订立口头合同的会怎样

    订立口头合同的,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方未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双方不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双方不以法律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

    2022-04-14 148
专业问答更多>>
  • 口头订立的合同能否作数

    口头订立的合同只要没有法定无效的情形,符合合同成立要件的就是有效的,可以作数。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

    2022-06-23 15,340
  • 口头订立的合同能否不作数

    口头订立的合同只要没有法定无效的情形,符合合同成立要件的就是有效的,可以作数。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

    2022-05-13 15,340
  • 口头订立的合同能不能作数

    口头订立的合同只要没有法定无效的情形,符合合同成立要件的就是有效的,可以作数。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

    2022-05-25 15,340
  • 口头订立合同怎么作数?

    口头订立的合同只要没有法定无效的情形,符合合同成立要件的就是有效的,可以作数。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

    2022-07-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口头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00:55
    口头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口头订立的合同也能够具备法律上的效力,但是需要满足合同订立的条件。首先,订立口头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具有相应缔约能力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次,口头合同所涉及的内容,不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效力性规定,也没有违背

    1,026 15,340
  • 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 00:46
    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

    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民事法律规定,订立合同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口头形式,第二种则是书面形式。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协议或者合同,只要满足以下合同有效要件,口头合同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首先,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929 15,340
  • 口头协议能否构成合同诈骗 01:17
    口头协议能否构成合同诈骗

    口头协议如果要构成合同诈骗,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

    483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