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申请再审后还可以上诉吗
申请再审后还可以上诉吗

申请再审后还可以上诉吗

2023-10-07 1,391
普法内容
申请再审后还可以上诉,申请再审后,对判决不服的,也可以上诉。反之,上诉后对终审判决不服的,也可以申请再审。上诉后对终审判决不服的,仍然可以申请再审。因为上诉与申请再审,并不矛盾。法律没有禁止上诉的就不能申请再审了。 另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申请再审后,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1、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2、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3、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注意事项: 1、再审的对象:已经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 (1)判决书,注意以下例外规定: a、特别程序、非讼程序的判决书不适用再审; b、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2)裁定书: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再审。 (3)调解书:违反自愿、合法原则。 2、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6)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7)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8)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9)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10)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11)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12)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13)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14)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 3、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间: (1)判决、裁定生效后6个月内。 (2)起算:原则上从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算。 但有法定的第(1)项、第(3)项、第(12)项、第(13)项规定情形,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算。 (3)注意:此处6个月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4、申请程序: (1)原则上应当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2)两种情形下,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 a、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 b、双方都是公民的案件。 (3)一方当事人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另一方当事人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无法协商一致的,由原审法院受理。 5、下列情形,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法院不予受理: (1)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 (2)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 (3)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 6、申请的效力:申请再审不停止原判决、裁定执行。 注意,按照再审程序决定再审后,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是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7、再审申请的审查与处理: 法院在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特殊情况,院长批准延长: (1)符合法定情形:裁定再审。 (2)不符合法定情形:裁定驳回申请。 8、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再审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和原审其他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2)再审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再审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3)原审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 (4)反映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及其他材料。 上述第(2)项、第(3)项、第(4)项规定的材料可以是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件。 9、再审申请书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再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2)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审裁判文书案号; (3)具体的再审请求; (4)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及具体事实、理由。 (5)再审申请书应当明确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并由再审申请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第二百一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第二百零六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零七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二百零八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第二百零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第二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一十三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第二百一十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当事人分别向原审人民法院和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且不能协商一致的,由原审人民法院受理。
第三百七十八条  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非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第三百七十九条  当事人认为发生法律效力的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错误的,可以申请再审。
第三百八十条  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裁定再审;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第三百八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 (二)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 (三)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因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再审作出的判决、裁定除外。
第三百七十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再审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和原审其他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二)再审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再审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三)原审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 (四)反映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及其他材料。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材料可以是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件。
第三百七十六条  再审申请书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再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二)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审裁判文书案号; (三)具体的再审请求; (四)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及具体事实、理由。 再审申请书应当明确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并由再审申请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可以在撤回再审申请后再次申请再审吗
    可以在撤回再审申请后再次申请再审吗

    撤回再审申请后可以再次申请再审。对一级法院驳回再审申请后,当事人不服可以向其上级法院申请再审,如经二审法院审查后也认为原判决、裁定正确,当事人又提供不出新的申请再审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将不再处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 申请再审应符合以下条件:

    2022-09-27 778
  • 民诉申请可以再审吗?
    民诉申请可以再审吗?

    民事诉讼法中有规定,如果法院在判决后对已经有了法律效益的判决书,发现是有错误的话,那么是有权利或者是下令法院重新进行审理。提审指的是对审理过后有错误的案件由上级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亲自进行这些案件的重新审理。指定再审指的是上级法院对下级

    2020-01-04 135
  • 无法上诉还能申请再审吗
    无法上诉还能申请再审吗

    可以申请再审。如果当事人对于生效的法院民事判决不服的,不管是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都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

    2020-04-13 223
专业问答更多>>
  • 驳回上诉后多久可以申请再审

    驳回上诉后可以在六个月内申请再审。一【《民诉法》规定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申请再审】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

    2022-01-26 15,340
  • 民事申请再审后仍维持原判还可以申请再审吗

    申请再审有次数的限制: (1)申请再审人就同一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一般只能申请再审一次; (2)对经两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2022-10-10 15,340
  • 申请再审案件申请文件原件可以再上诉吗?

    如果是一审申请再审的案子可以再上诉,如果二审再审的案件就不可以上诉。《》第二百零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

    2022-08-25 15,340
  • 提起上诉后又怠于缴纳上诉费时,还可以申请再审吗

    只要有证据证明案件确有错误,就可以申请再审。是否怠于交纳上诉费,不会影响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022-11-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终审后如何申请再审 01:03
    终审后如何申请再审

    人民法院终审的案件需申请再审。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认为有错误可以上向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也可向同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具体流程如下: 1、二审败诉后,败诉方想要申请再审的,要提供二审判决书审查实体和程序方面

    2,966 15,340
  • 两审终审后还能上诉吗 00:51
    两审终审后还能上诉吗

    两审终审后,不能上诉。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法律文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就不可以再提起上诉,因为上诉针对的是未法律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579 15,340
  • 网上申请离婚可以吗 01:23
    网上申请离婚可以吗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网上可以办理离婚申请吗 我国目前,尚未实现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的网络化程序。因此,网上申请离婚是不可以的。这主要是因为婚姻关系的解除,一般都会涉及财产的分割和子女的抚养权问题。这时候,就不能简单地通过网络的程序,来解决离婚

    4,621 15,340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