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公司出资时间规定
公司出资时间规定

公司出资时间规定

2020-02-22 851
普法内容
关于出资时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的出资期限由公司章程自行约定,原则上不作限制。也就是说股东的出资时间可以由各股东自行协商后在公司章程中写明,各股东根据约定的期限出资,法律对此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在公司章程中自行规定其认缴的注册资本是否分期出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注册新公司的出资时间在公司法上怎么规定的
    注册新公司的出资时间在公司法上怎么规定的

    《公司法》关于注册新公司的出资时间没有规定,注册公司的出资时间体现在公司章程里。 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自行规定其认缴的注册资本是否分期出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2020-09-24 74
  • 出资虚假公司法规定
    出资虚假公司法规定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2020-11-24 75
  • 公司法司法解释公司出资的规定
    公司法司法解释公司出资的规定

    出资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未依法评估作价,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该财产评估作价。评估确定的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

    2020-09-14 294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司是不是公司法规定出资时间最长

    不做限制,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后,股东的出资期限由公司章程自行约定,原则上不作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在公司章程中自行规定其认缴的注册资本是否分期出资

    2023-11-28 15,340
  • 2022年公司法什么时间规定认缴出资时间

    《公司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

    2022-11-12 15,340
  • 公司法规定出资人什么时间能认缴

    注册资本认购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法律不限制。关于注册资本认购期限,根据目前的注册资本制度是认购制度,即工商办理营业执照时,工商行政管理局不再需要验资报告,注册资本金额和注册资本认购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

    2021-12-22 15,340
  • 注册新公司的出资时间在公司法上怎么规定的

    《公司法》关于注册新公司的出资时间没有规定,注册公司的出资时间体现在公司章程里。 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自行规定其认缴的注册资本是否分期出资、出资

    2023-08-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装修时间国家规定 01:08
    装修时间国家规定

    装修时间国家规定如下:工作日的早上8点到12点、下午14点到18点,因为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禁止装修作业活动时间,禁止在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工作日12到14点、18点到次日8点进行装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

    20,951 15,340
  • 认缴出资时间限制是什么 01:12
    认缴出资时间限制是什么

    股东的认缴出资期限由公司章程自行约定,法律原则上不作限制。自从新公司法生效后,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从原来的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工商局作为登记机关依照新公司法规定不再要求企业提供验资报告。因此,公司注册资本金的多少以及

    3,705 15,340
  • 离婚孩子探视时间规定 01:20
    离婚孩子探视时间规定

    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按照离婚时约定的方式、时间和频率行使探视权。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直接对探视时间进行约定,只要能协商一致,法律都不予禁止。但是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按照保护子女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根据

    2,465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