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保释金退的期限是多久
保释金退的期限是多久

保释金退的期限是多久

2022-09-26 183
普法内容
保释金退还一般没有期限。犯罪嫌疑人在保释期间,没有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情形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保释金退还的要求如下: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县、市; 2、被传讯时及时到案; 3、住所地发生变化及时反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二条  【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及缴纳】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第七十三条  【保证金退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假释是多久的考验期限?
    假释是多久的考验期限?

    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2022-09-29 99
  • 保释金一般放多久退还
    保释金一般放多久退还

    保证金可以退换,但是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或者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2、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应

    2020-10-10 211
  • 未定罪时保释期限有多久
    未定罪时保释期限有多久

    未定罪时,保释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此外,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2020-02-25 68
专业问答更多>>
  • 保释期限是多久保释期限到了怎么办

    保释说的应该是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

    2023-10-19 15,340
  • 保释期多久拿保释金

    保释金是以金钱换取暂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一种制度,说通俗一点,就是“你现在是犯罪嫌疑人,但我现在不关你,但你要交一点钱,在未定罪之前,你享有被限制的部分人身自由,如果你跑了,保释金

    2022-08-16 15,340
  • 开庭后保释金多久退

    有关开庭后保释金多就退法院已经审判完毕,判的是缓刑,当初取保候审的保证金什么时候能退,区别对待。如果当时没有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取保候审后就应该退;否则,会没收全部或部分保证金,不会退还全部或部分。《

    2022-08-22 15,340
  • 车辆保释押金多久能退

    交通事故车辆交的提车保证金一般在结案的之后退给车主。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程序: 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

    2022-08-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保释可以保释多久 01:04
    保释可以保释多久

    一般保释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保释金在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执行刑罚的同时退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

    1,070 15,340
  • 保释金可以退吗 01:37
    保释金可以退吗

    可以退,取保候审保证金,一般指的是公安部门对符合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关于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时,责令其为保证不会妨碍、或者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交纳的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根据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

    16,222 15,340
  •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307 15,340
胡晓文律师 胡晓文律师

北京华让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73-2687-719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