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轻微剐蹭不知情离开对方报警

轻微剐蹭不知情离开对方报警

2023-02-25 11:3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2-25回复

专业分析:

带着自己的行车记录仪或是其他相关证据交给交警,交警会根据证据划分责任,出示交通事故认定书,之后可以走保险。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发生剐蹭之后,不知情而走掉的不属于逃逸行为,应按照一般交通事故处理。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发生轻微刮蹭事故后,当事人不知情驶离现场的,不构成肇事逃逸,对方报警后,由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责任划分,双方当事人根据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协商赔偿事宜即可。

律师普法更多>>
  • 轻微剐蹭不知情离开对方
    轻微剐蹭不知情离开对方

    轻微剐蹭机动车驾驶人走了不知情的,一般不属于肇事逃逸,对方报警后双方可就赔偿问题协商解决或由公安机关进行调解。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0.08.18 2,640
  • 轻微剐蹭不知情离开
    轻微剐蹭不知情离开

    不知情轻微剐蹭没有逃逸就不会扣12分。但轻微刮蹭事故逃逸,一旦属于警方追查以后确定的,一律按照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至于处罚,可以一次性扣12分或者直接吊销驾驶证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20.08.20 790
  • 轻微剐蹭,不知道对方报警了会怎样
    轻微剐蹭,不知道对方报警了会怎样

    发生轻微刮蹭事故后,当事人不知情驶离现场的,不构成肇事逃逸,对方报警后,由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责任划分,双方当事人根据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协商赔偿事宜即可。

    2020.11.19 952
专业问答更多>>
  • 轻微剐蹭需要报警吗

    轻微刮蹭也有必要报警。不管是发生两车刮擦的交通事故,还是其他的形式的交通事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知道发生事故但未报警、也未就事故进行协商而直接驾驶车辆离开事故现场的,就构成肇事逃逸。而对于肇事逃逸

    2023-02-19 15,340
  • 轻微剐蹭对方不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要立即报警,等待交警来处理。因为交通事故的后续处理与交通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息息相关。涉及到垫付的话,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因为你提供的信息太少,很多关键信息无法确认,所以需要向你询问一些

    2022-03-20 15,340
  • 轻微剐蹭不知情走了怎么办

    车辆轻微剐蹭不知情的情况下肇事者自行离开不算交通肇事逃逸。 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最长是5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车辆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0日,责任认定轻微事故期限在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

    2023-02-21 15,340
  • 不知情轻微剐蹭会扣12分吗

    1.不知情轻微剐蹭没有逃逸就不会扣12分。 2.但轻微刮蹭事故逃逸,一旦属于警方追查以后确定的,一律按照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至于处罚,可以一次性扣12分或者直接吊销驾驶证的处罚。

    2022-06-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轻微刮蹭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01:00
    轻微刮蹭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轻微刮蹭跑了算肇事逃逸。情节轻微,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

    5,346 2022.04.17
  • 轻微伤对方不赔偿派出所怎么处理 00:49
    轻微伤对方不赔偿派出所怎么处理

    轻微伤对方不赔偿派出所的处理如下: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对于轻微伤对方不赔偿,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

    1,927 2022.04.17
  • 婚内债务对方不知情怎么办 00:46
    婚内债务对方不知情怎么办

    婚内的债务,对方不知情的,还是需要区分这笔债务的用途。主要是看这笔债款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果是用于了夫妻的共同生活,那么就是属于共同债务,应该共同承担。如果没有用于共同的生活,那么就是属于个人债务。个人债务由个人自行偿还,与另一方无关。

    2,115 2022.04.17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