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伤认定不服 行政诉讼可以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2 21:54:15 177 人看过

可以。职工或其其属对职工所在单位工伤认定不认同、对医疗机构有质疑、对核定的工伤保险有异议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是否需要复议前置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需复议前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不接受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不服;

2、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率不服的;

3、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4、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批准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二、不予工伤认定是否可以提出行政诉讼

不予工伤认定行政诉讼可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对工伤不服能不能直接提起诉讼

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不接受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不服;

2、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3日 16: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机构相关文章
  • 对自由裁量权不服可以行政诉讼吗
    一、对自由裁量权不服可以行政诉讼吗对行政裁决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法律规定属于国务院最终裁决的事项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范围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
    2023-06-18
    162人看过
  • 不服工伤认定行政判决书多久提出诉讼?
    一、不服工伤认定行政判决书多久提出诉讼?可以在收到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二、纷争诉讼如果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或者不认可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负责举证说明。《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
    2023-04-28
    56人看过
  • 对工伤认定不服行政诉讼起诉书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起诉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一、行政起诉状正文的内容及写法正文内容包括三项: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1、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是正文的第一项内容,即是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根据行政案件的特点,原告所提出的诉讼请求主要有:部分或全部撤销处罚决定;变更处罚决定;提出赔偿损失等。如例文一,诉讼请求有两个:(1)撤销被告发出的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2)责令被告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诉讼请求
    2023-04-02
    336人看过
  • 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
    案例:涉及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合理场所的判断:孙某受公司指派去机场接人。孙某从公司办公大楼下楼,欲至院内停车场开车,行至一楼门口台阶处脚滑摔倒,经医院诊断为颈髓过伸位损伤合并颈部神经根牵拉伤、上唇挫裂伤、左手臂擦伤、左腿皮擦伤。孙某申请工伤认定,区人社局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摔伤事故系工作原因造成,决定不予认定工伤。孙某不服,诉至法院请求撤销上述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一、再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样本(一)申请人:重庆XX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沙坪坝区号;法定代表人:周某,联系电话:被鉴定人:王某,女,出生于19XX年X月X日,住址:重庆市XX区龙组;联系电话:。请求事项:再次对被鉴定人王某左食指伤情进行鉴定。事实与理由:本申请人于20XX年5月18日收到XX区劳动鉴定委员会寄送的沙劳鉴字(20XX)XX号《鉴定结论通知书》,因对该鉴定结论不服特申请再次鉴定。理由如下:1、沙劳鉴字(20XX)XX号《鉴定
    2023-03-15
    137人看过
  • 行政诉讼时可以鉴定工伤吗
    按现行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在60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六个月内(注;行政诉讼法修改之前为90日内)提起行政诉讼。一、认定工伤后诉讼时效是多久认定工伤后,因为工伤保险待遇引起的劳动争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对工伤认定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二、工伤认定部位争议怎么处理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三、工伤走法律程序具体要多久需要经过以下程序和期限:1、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或者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
    2023-02-13
    244人看过
  • 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提起行政复议,仍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工伤不服应该怎么办对工伤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不接受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不服;2、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3、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率不服的;4、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5、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批准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二、行政复议处理后多长时间提出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做出后十五日内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出了交通事故对警
    2023-03-23
    206人看过
  • 工伤认定行政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时限
    不服工伤认定行政判决书的,可以在收到认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或者不认可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负责举证说明。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服工伤认定行政诉讼《工伤保险条例》第53条第1项规定:有下列情开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认定办法》第19条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毒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
    2023-08-15
    171人看过
  • 可以对查封财产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吗
    可以。《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相关知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七)认为
    2023-04-22
    191人看过
  • 我对政府拆迁决定不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吗?
    对政府拆迁决定不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四条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第三十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十二条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依法进行的房屋征收
    2023-08-05
    267人看过
  • 不服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023-06-13
    498人看过
  • 不服行政行为能对税收行政诉讼吗?
    税务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判决或裁定税务管理相对人不服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复议决定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从税务行政诉讼与税务行政复议及其他行政诉讼活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税务行政诉讼具有以下特点:(1)诉讼当事人具有特定性一审原告只能是承受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管理相对人,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在二审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作为上诉人。(2)诉讼对象为具体行政行为税务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是税务行政诉讼的对象。(3)以复议为前置程序税务管理相对人对税务机关征税行为不服,必须经过复议之后,才可提起上诉;但是对于其他税务争议,起诉前是否经过复议,可以由作为当事人一方的管理相对人自行选择。(4)实行合议、回避和两审终审的原则对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法律监督,充分保证审判的公正性,防止各种疏漏和误判是十分必要的。一、税收复议前置的情形复议机关受理申请人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行
    2023-06-20
    95人看过
  • 对工伤鉴定结果不服行政诉讼具体该怎么进行?
    一、对工伤鉴定结果不服行政诉讼《工伤保险条例》第53条第1项规定:“有下列情开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认定办法》第19条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毒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冲突?如果有冲突,应当优先适用哪一方的规定?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的上述规定,应当从立法本义上去理解,而不能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因工伤认定是行政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作出决策需要掌握大量的政策,当事人对工商认定结论不服,将行政复议前置,有利于加强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解决问题。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前,工伤认定行政复议不是提行政诉讼必经的前置程序。从立法本义上看《工伤保险条
    2023-04-28
    62人看过
  • 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2023-04-21
    96人看过
  • 不服事业单位的决定可以行政诉讼吗?
    1、工人对企业领导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能提起行政诉讼吗?工人与企业的纠纷主要是劳动争议。例如工人对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服而引起的劳动争议。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工人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这种诉讼也不是行政诉讼,而是民事诉讼。因为企业不是行政机关,工人对企业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2、对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作出的决定不服能提起行政诉讼吗?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机关,其作出的决定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按照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事业单位作出的决定,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内的工作人员对本单位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
    2023-06-06
    111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机构
    相关咨询
    • 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累计诉讼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3
      (一)行政复议: (1)申请人——①用人单位;②受伤职工或直系亲属;③工会组织。 (2)被申请人——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 (3)行政复议机关——①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的上一级劳动部门②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 (4)申请复议期限——①不予受理: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之日起60日内。②对工认定结论不服: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60日内。③逾期不作工伤认定:期满后60日。 (5)复议申请提
    •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如何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1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一、关于认定工伤鉴定书被撤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工伤职工或者所在单位对人社局《认定工伤决定书》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前行政诉讼。一方当事人向人社局所述人民政府提起申请行政复议,经法制办审查作出了撤销《认定工伤决定书》的决定,工伤职工如果不服该决定,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社局或者政府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二、关于劳动能
    • 对不予认定工伤不服如何提起行政诉讼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15
      工伤职工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即劳动者收到行政部门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结论之日起六个月内,不服该结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工伤认定复议机关及其职工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24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五
    • 工伤认定是行政案件吗不服可以起诉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9
      不服人社局工伤认定结论,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的具体行政行为,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不服统筹地区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结论,可以在收到《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社局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