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有哪些自己代理行为与双方代理行为的性质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4 15:03:04 390 人看过

一、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有哪些

为了确保代理制度的有序良性运行,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法律禁止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进行下列行为:

第一,禁止“己代理”。所谓“己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既是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又是第三人。违背了代理必须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行为的基本规定。由于代理人没有同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只有代理人自己的意思表示,故自己代理的结果往往只顾及到代理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法律一般禁止“己代理”。

第二,禁止“双方代理”。所谓“双方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两个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的情况。由于在民商事活动中,法律行为双方的利益往往是相冲突的,而代理人又同时代理双方为法律行为,不可能兼顾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很有可能出现偏袒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情形。故法律一般也禁止

“双方代理”。

我国律师法第39条规定“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第三,禁止恶意串通。所谓“恶意串通”,是指代理人与第三人相勾结,实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代理关系的诚信性质,是一种典型的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第四,代理人明知代理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行为。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这是一切民事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代理关系中,被代理人授权的内容和目的应当合法,代理人在实施代理行为的过程中也应该合法。对于被代理人授权行为的内容或目的具有违法性,能够事先及时发现的,代理人应当拒绝接受。

二、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六十八条: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九条:代理人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

三、自己代理行为与双方代理行为的性质:

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应属效力待定合同。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在表象上具有滥用代理权的特征。在前者,实际上是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形成了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关系未涉及第三人,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被代理人应享有撤销权,如果自己代理订立的合同未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被代理人也未主张撤销,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合同自始发生效力。在后者,由于合同关系没有第三者加入进来,合同由代理人一人包办,一个人同时代表双方利益,难免顾此失彼,难以达到利益上的平衡。但这种“一手托两家”为双方代理订立合同的行为,有时也能“一碗水端平”,同时能满足两个被代理人的利益。若两个被代理人皆大欢喜,均不主张撤销,此合同亦应自始发生效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09: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代理相关文章
  • 代理行为的法律规范
    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表见代理一般视为有效的代理行为,表见代理的相对人不享有撤销权。法律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滥用代理权的法律后果代理人超越代理权的授权范围而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时,对于这部分的代理行为,其法律后果应由代理人自己承担,以作为对其逾越雷池之惩罚。但是在这其中,被代理人有选择的余地。若被代理人认为该部分超越授权范围的代理,对自己有益无害的,可以行使追认权,即表示对该部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自己来承担。若被代理人作出不予承认的决定,则由代理人承担超越权限的法律后果。不论是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失,还是对被代理人造成的损失,均应由代理人承担。如果被代理人在催告期间保持缄默,既不承认亦不否认,应以法律拟制的追认认定,发生与事实上的追认权等同的效力,由被代理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代理权终止后,代理人
    2023-07-06
    306人看过
  •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代理行为有效吗
    一、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代理行为有效吗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代理行为是否有效得具体分析:第一,行为人没有代理权,却实施了代理行为,被代理人没有追认的,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无效。若被代理人进行追认,则无权代理成为了有权代理;第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却被授予有代理权的假象,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此时与之成立民事法律关系,代理行为有效。二、代理权分为几种代理的种类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1.委托代理:指代理人的代理权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行为而产生。因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是以意思表示的方法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的,故又称“意定代理”或“任意代理”。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2.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代理人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代理权而进行的代理。父母代理未成年的子女参加经济活动,就属于法定代理。法定代理关系中的被代理人只能是公民。
    2023-06-15
    434人看过
  • 属于代理行为的有哪些
    代理行为是代理人所为的行为。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对第三人进行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诉讼行为和其他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其他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如代为发生要约,代为接受第三人履行的义务,代为申请企业登记、申请营业执照、申请专利等。被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有什么呢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1、自己代理。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同时为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和第三人,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实际上只由一个人实施。2、双方代理。双方代理又称同时代理,是指一人同时担任双方的代理人为民事行为。3、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进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2023-07-31
    488人看过
  • 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一、表见代理与无权代理的含义是什么代理是指以他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对被代理人直接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代理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为意思表示。(3)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4)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另外,凡依法律规定,或依法律行为的性质或当事人的约定,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的行为,不得代理。如婚姻登记、设立遗嘱、具有人身性质的债务的履行等等。二、无权代理的含义是什么?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的行为。因无权代理而订立合同的无权代理人定承担民事责任,应具备以下要件:1、代理人欠缺代理权。即代理人未经被代理人授权,或超越代理权限,或在代理权消灭后而为代理
    2023-02-16
    91人看过
  • 商事代理的行为
    商事代理的行为有:一、根据代理名义的不同,商事代理可以分为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二、依据代理权限的大小,商事代理可以分为一般代理与全权代理。三、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是什么代理权限一般限于:(1)代为起诉、应诉;(2)代理申请诉讼保全或证据保全;(3)申请回避、向法庭提供证据、鉴定人和勘验人、要求重新鉴定调查或请求调解,发表代理意见;(4)申请执行;(5)双方商定的其他可以代理的事项。另一种是特别授权,特别授权是除了上述一般代理权限之外,还可以行使代为和解、上诉等涉及当事人实体利益的诉讼权利。四、合同他人代签是否有效经被代理人授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对被代理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
    2023-06-24
    167人看过
  • 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禁止行为
    所谓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的共同诉讼。在共同诉讼中,诉讼代理人接受一方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诉讼活动行为的为共同诉讼委托代理。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共同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共同委托一个辩护人的,应该不会发生的,主要是因为各个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处于的地位不同,刑罚的后果也就不可能相同,辩护人的立场只能是一个。而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由于有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之分,出现在必要共同诉讼中的“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不少见,笔者认为:必要共同诉讼的当事人不宜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否则诉讼代理人不能完全尽其代理职责,势必损害其中被代理人的合法利益。案例一:甲、乙、丙、丁四位继承人共同起诉李某、陈某、许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李某、陈某、许某共同委托代理人A为他们出庭应诉。从整体上分析,被告代理人的代理主旨是维护三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是
    2023-06-11
    461人看过
  • 违法代理的行为分为哪两种
    违法代理的行为分以下两种类型:1、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却不表示反对的,负法律责任的应当是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因为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违法责任,需要承担连带责任。2、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一、民事代理行为的条件是什么民事代理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民事代理的条件如下:1、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委托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3、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
    2023-02-17
    415人看过
  • 哪几种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被禁止的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如下:1、禁止“己代理”。所谓“己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既是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又是第三人。违背了代理必须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行为的基本规定。由于代理人没有同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只有代理人自己的意思表示,故自己代理的结果往往只顾及到代理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法律一般禁止“己代理”;2、禁止“双方代理”。所谓“双方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两个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的情况。由于在民商事活动中,法律行为双方的利益往往是相冲突的,而代理人又同时代理双方为法律行为,不可能兼顾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很有可能出现偏袒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情形。故法律一般也禁止“双方代理”;3、禁止恶意串通。所谓“恶意串通”,是指代理人与第三人相勾结,实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显然
    2023-08-11
    92人看过
  • 双方代理的禁止性规定
    1、禁止“己代理”所谓“己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既是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又是第三人。违背了代理必须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行为的基本规定。由于代理人没有同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只有代理人自己的意思表示,故自己代理的结果往往只顾及到代理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法律一般禁止“己代理”。2、禁止“双方代理”所谓“双方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两个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的情况。由于在民商事活动中,法律行为双方的利益往往是相冲突的,而代理人又同时代理双方为法律行为,不可能兼顾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很有可能出现偏袒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情形。故法律一般也禁止“双方代理”。我国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对己代理和双方代理并无明确规定,但在我国《律师法》第34条规定“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司法实
    2023-03-03
    236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包括
    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类型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两种。民事代理行为源于代理人的代理权。而代理权的产生又有两种途径,明文规定的这种代理权称为法定代理权,可以认为是法律授予的代理权(比如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代理权);约定的代理权,来自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只要是在法理允许的范围内是可以根据个人意志来决定的。《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民事法律行为能代理么?《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合法民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五条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
    2023-08-11
    245人看过
  • 什么叫票据行为代理、代理人如何代理票据行为
    一、什么是票据行为代理票据代理是指票据行为的代理。即代理他人实施票据行为。除可适用民法一般代理原则外,票据代理着重强调显名方式的代理,即要求代理人在代理他人(被代理人)为票据行为时,须明确表明系为他人代理,如代理人在票据上未载明是为他人代理,即使确系代理,也应自负其责。对于无权代理或越权代理,票据责任一律由代理人自负。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即持票人利益。二、票据行为的代理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票据代理必须符合下述要件:1、必须在票据上记明本人的姓名或名称。2、票据上应当有表示代理意思的记载。其记载方式,票据法有规定的,按规定记载,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票据交易习惯记载。3、票据代理人应当在票据上签署自己的名字。三、代理人如何代理票据行为(一)应载明本人于票据。票据代理属法律行为,应具备民事法律行为关于代理的一般规定,即代理人应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有关票据行为,因此,代理人只有将本人的姓名或名称明确载明于票据
    2023-06-06
    177人看过
  • 哪些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果法律规定需要亲自办理的,不得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一、代理包括什么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托代理是指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发生代理权的代理,由于它是依据本人意思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本人意思表示是发生委托代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又称为意定代理。法定代理,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发生代理权的代理。这种法律规定,即法定授权行为,是国家立法机关基于保护公民和维护交易秩序的特别需要,而作出的关于具有特定身份的民事主体有权代理他人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依据人民法院或者有关单位的指定行为而发生的代理,称为指定代理。这里所谓的“有关单位”,是指依法对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负有保护义务的组织。
    2023-02-20
    213人看过
  • 合同代理中被代理人擅自滥用代理权有哪些行为呢
    构成代理权的滥用应具备以下四个要件:(1)代理人有代理权(2)代理人实施了行使代理权的行为(3)代理人的行为违背代理权的设立宗旨和代理的基本行为准则(4)代理人的行为有损于被代理人的利益。不具备上诉要件则不属于代理权的滥用。如无权代理与越权代理都不属于代理权的滥用。合同代理中被代理人擅自滥用代理权的行为主要有:(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同自己签订合同。在此情形下,代理人同时为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和合同的相对人,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实际上只有代理人一人全部实施,这既违背代理制度的宗旨,也极易发生代理人损被代理人而利己的行为。应予禁止。(2)双方代理行为也属于代理权滥用的行为。双方代理也称同时代理。这种行为在有关代理人从事代理事务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已经提及,双方代理会导致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难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要禁止这种行为。(3)代理人与对方通谋签订损害被代理
    2023-06-15
    431人看过
  • 不能代理法律行为的情形
    一、法律规定不能法定代理的情形(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的能力;(二)代理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三)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或组织关系消灭二、律师风险代理规定、哪些案件不能风险代理?(一)禁止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二)律师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下列情形除外:1、婚姻、继承案件;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4、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三、什么案件不能风险代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款分别规定:“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2023-04-11
    438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代理
    词条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代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的行为有哪些,无权代理的行为有哪些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1
      无权代理行为,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范围或代理权终止以后实施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行为如事后得到被代理人的承认,可为有效。因为如果该代理行为能给被代理人带来收益,被代理人不反对,对第三人来说,只要正常履行民事行为即可。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既没有代理权,也没有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2)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与他人所为的民事行为;(3)第三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4)行为
    • 被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有什么呢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13
      法律禁止的代理行为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自己代理。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同时为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和第三人,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实际上只由一个人实施。 2、双方代理。双方代理又称同时代理,是指一人同时担任双方的代理人为民事行为。 3、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进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 保险代理人的行为与行为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6
      第一百三十一条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为了招揽业务,不少营销员会把本应由个人得到的收入拿出一部分返还给投保人,这已经成为“潜规则”。此项规定目的是为了限制、打击保险业内营销员“返佣”“揽客”的不正之风。
    • 不能委托代理的代理行为都有哪些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12
      以下行为不能委托代理: 1、法律规定必须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违法行为、侵权行为等; 2、当事人约定了不能由他人委托代理实施的行为; 3、根据其行为性质只能本人实施的,比如结婚、离婚、收养、成立遗嘱等人身性质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第一百六十
    •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的关系
      天津在线咨询 2021-08-13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代理是民事主体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法总则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主要作了以下完善:扩充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既包括合法的法律行为,也包括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这样既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愿,也强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利于提升民事主体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第136条)。增加了意思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