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技术特征完全覆盖专利权利保护范围构成专利侵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21:35:09 149 人看过

——李建权诉宝鸡秦源防盗螺丝厂专利侵权纠纷

案例简介

判决书字号

一审判决书: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1998)西经初字第142号

二审判决书: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陕经一终字第20号

案由概述

李建权以其设计的螺丝防盗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名称为螺栓防盗装置。李建权发现宝鸡秦源防盗螺丝厂(下称秦源螺丝厂)于1997年开始生产其专利产品,诉至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秦源螺丝厂侵犯其专利权。

一审案件事实及依据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1994年12月3日李建权以其设计的螺丝防盗装置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申请专利,国家专利局于1997年2月22日授予其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名称为螺栓防盗装置。

李建权取得专利权后,发现秦源螺丝厂于1997年开始生产其专利产品,1997年10月7日销售给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与其专利技术相同的产品,此后还将其生产的防盗螺母大量销售到宁夏等地。一审审理期间秦源螺丝厂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宣告李建权专利权无效的申请,国家专利局于2000年6月27日作出第2566号审查决定,宣告李建权专利94246039.1实用新型要求1和专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1的部分无效。维持该专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引用权力要求2的部分有效。

查明,秦源螺丝厂于1997年7月15日以厂长任宝玉名义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防盗锁紧螺母实用新型专利,国家专利局于1998年7月3日授予任宝玉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名称是防盗锁紧螺母,后秦源螺丝厂又对前一项专利作了改进,于1998年3月6日向国家专利局申请新型防盗螺帽专利,国家专利局于1999年6月5日授予任宝玉该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名称为新型防盗装置。一审在审理期间,依据原告申请对证据进行了保全,提取了被告的产品样品,经当庭质证,该样品内套虽为圆柱台阶型,但其台阶面较宽、台阶较低微且有一定锥度,而外套亦有一定锥度。工作原理亦是靠内外套台阶上的锥度配合产生摩擦力,拧紧螺丝再在外力达到一定力度外套与内套分离自由旋转,达到防盗目的。另查明,秦源螺丝厂共销售防盗螺母产品价值为879537.89元。

一审法院判决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原告所拥有实用新型专利螺栓防盗装置,及被告法定代表人所拥有的实用新型专利防盗锁紧螺母及新型防盗装置其必要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依照先申请的原则,原告的专利权依法应受到保护。由于被告生产的防盗螺母产品主要技术特征已完全覆盖原告专利权利要求的保防范围,且被告实施生产销售防盗螺母装置未经原告许可,故其行为已构成对原告专利权的侵犯,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赔偿33万元,被告不认可且原告亦未能提供充分证据,依法不予支持。被告认可其销售利润为销售额20%,故应根据被告的销售额及其所承认的利润率确定赔偿数额为妥。

综上判决如下:

一、被告秦源螺丝厂于本判决生效后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不得再生产、销售原告李建权的专利产品;

二、被告秦源螺丝厂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李建权赔偿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175907.58元,逾期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三、驳回原告李建权其他诉讼请求。

二审诉辩观点

上诉人秦源螺丝厂诉称:

(1)一审认定事实不清,没有法律依据。李建权的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螺栓防盗装置外套中心孔呈锥型,内套是对应的锥型,而秦源螺丝厂产品技术特征是内套为圆柱台阶型,其上部为圆柱型凸台,下部为圆柱体。外套上制与内套相配合的台阶形内孔,其上部分为圆柱形凹台内壁为过盈配合,内套的下部圆柱体外壁与外套下部分圆柱体内壁为间隙配合,这两个专利产品的结构截然不同。

(2)认定事实缺乏综合因素。秦源螺丝厂的产品安装后就完全破坏了内外套的过盈配合,再也无法恢复,不但不能用普通工具拧开卸掉,而且用专用工具也无法卸掉,故秦源螺丝厂的产品未侵犯李建权的专利技术,要求撤销原判。

被上诉人李建权答辩称,秦源螺丝厂的产品只是把仿造的产品形状作了改变,但工作原理及目的、手段、方法和结果一样。在一审经过测量,秦源螺丝厂的产品一头大、一头小、外套有一定锥度,内外套配合后达到一定力度、外套自由旋转,因此,一审认定产品等同,侵犯了李建权的专利技术正确,应予维持。

二审法院判决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李建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螺栓防盗装置,在本案一审期间,秦源螺丝厂曾向国家专利复审委申请无效宣告,经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决定,维持该专利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2的部分。因此,该专利权利有效部分依法受法律保护。秦源螺丝厂,其后虽申请了两个专利,但其产品与李建权的专利必要技术特征实质上等同,依据先申请原则,秦源螺丝厂的产品构成了对李建权的专利侵权。其关于与李建权产品在外形结构上不同,不构成侵权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因为其产品内套虽为圆柱台阶型,但内套的台阶面比较宽,台阶又比较低,且台阶本身又有一定锥度,它的工作原理与李建权专利产品的工作原理一样,依靠台阶的锥度与外套配合,拧紧螺母,当外力达到一定力度时,内、外套脱落外套自由旋转,起到防盗目的。经勘查,秦源螺丝厂的产品在螺栓拧紧后,再用专用工具强力作用外套时,外套与内套仍能恢复紧密配合,卸下螺母。故秦源螺丝厂的产品与李建权的产品实质上等同,其上诉理由,法院不予支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10: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专利侵权相关文章
  • 专利侵权诉讼中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第一,权利要求中已经明确记载的内容,不需要用说明书和附图进行解释。说明书及附图对权利要求的内容的解释目的一般在于明晰权利要求的内容,或紧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使得权利要求得到说明书及附图的支持。有时,说明书也可能对权利要求做出适当扩大的解释。第二,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权利要求以外的技术特征就不应当被读入到权利要求之中,该原则被称为“外来技术特征原则”。这些外来技术特征包括其它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以及说明书中的技术特征,如果将这些技术特征读入到权利要求中,将会缩小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第三,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对于只在说明书中记载而未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方案就不应当纳入到保护范围之中,否则将扩大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此原则被称为“捐献原则”。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内容,因不存在解释的基础,不能用说明书和附图进行解释。如果仅记载在专利说明书及附图中,而未反映在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方案,不能
    2023-03-26
    464人看过
  •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1、专利保护范围确定的依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指专利权法律效力所涉及的发明创造的范围。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是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外观设计的照片或图片。????2、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原则????在确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时对权利要求文字所描述的范围的解释是关键问题,站在不同立场、依照不同的解释原则,保护范围的大小是存在差异的。????(1)中心原则????依照该原则,权利要求书是专利保护范围的依据,但是解释权利要求书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表达的实质内容为中心,全面考虑发明创造的目的、性质以及说明书和附图,将中心一定范围内的技术也包含在保护范围之内。不必拘泥于权利要求书的文字记载。德国立法曾采用该原则。这种做法给专
    2023-04-16
    187人看过
  • 专利权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一、专利权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1、字面侵权。即仅从字面上分析比较就可以认定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相同,连技术特征的文字表述均相同。2、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必要技术特征完全相同。所谓完全相同,是指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其专利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均被侵权物的技术特征所覆盖,在侵权物中可以找到每一个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3、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使用的是上位概念。侵权物中出现的技术特征则是上位概念下的具体概念,亦属于技术特征相同。4、侵权物的技术特征数量多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不仅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而且还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二、外观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一)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
    2023-04-29
    409人看过
  • 专利权的保护特征
    专利权是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根据法定程序赋予专利权人的一种专有权利。它是无形财产权的一种,与有形财产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具有独占性。所谓独占性亦称垄断性或专有性。专利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发明人或申请人的申请,认为其发明成果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而授予申请人或其合法受让人的一种专有权。它专属权利人所有,专利权人对其权利的客体(即发明创造)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具有时间性。所谓专利权的时间性,即指专利权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也就是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各国的专利法对于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期均有各自的规定,而且计算保护期限的起始时间也各不相同。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3)具有地域性。所谓地域性,就是对专利权的空间限制。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授予和保护的专利权仅在
    2023-03-12
    316人看过
  • 专利侵权全面覆盖原则怎么适用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一、专利侵权全面覆盖原则怎么适用全面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所谓全面覆盖原则,是指如果被控物或者方法侵权成立,那么该产品或者方法应该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项特征,缺一不可。在判定专利侵权时,最先适用的是全面覆盖原则。在下述几种情况下,视为被控物全面覆盖了专利的权利要求。1、字面侵权。即从字面上分析比较就可以认定被控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特征相同。比如,一项专利,其权利要求为:H型强场磁化杯体(1),其特征在于:杯体的两侧各镶嵌一块永久磁铁(2)。如果被控物的杯体两侧各镶嵌了一块永久磁铁,那么可以看到,被控物的结构与权利要求所描述的结构一模一样。2、专利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是上位概念,被控物公开的结构属于上位概念中的具体概念,此种情况下适用全面覆盖原则,被控物侵权。比如,一项专利,其
    2023-04-23
    224人看过
  • 专利侵权的特征
    专利侵权
    一、专利侵权的特征(一)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实施专利授权以前的技术、已经被宣告无效、被专利权人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行为。专利法规定了临时保护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的应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三)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四)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二、专利被侵权去哪里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
    2023-04-30
    405人看过
换一批
#专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专利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以生产经营或者谋取一定的利益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他人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 更多>

    #专利侵权
    相关咨询
    • 专利侵权全面覆盖的原则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08
      一、关于专利侵权全覆盖原则都包括那些回答如下所示:全面覆盖原则 二、全面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所谓全面覆盖原则,是指如果侵权物或者方法侵权成立,那么该产品或者方法应该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项特征,缺一不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字面侵权,即从字面上分析比较就可以认定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特征相同,连技术特征的文字表述均相同; (2)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必要技
    • 专利权保护范围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8
      我国《专利法》第59条第2款规定:“外观专利权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我国《专利法》第2条第4款还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保护范围以适应于工业应用的产品为前提,是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是形状、图案的结合或者是色彩、图案、形状的结合,并且这种产品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
    • 数值范围不同的专利技术方案构成侵权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1
      是否构成侵权要看贵公司与对方的技术方案中的数值差异是否属于实质差异。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定指南》55、对于包含有数值范围的专利技术方案,如果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所使用的数值与权利要求记载的相应数值不同的,不应认定构成等同。但专利权人能够证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所使用的数值,在技术效果上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数值无实质差异的,应当认定构成等同。据此,如果构成等同则视为侵权。
    • 发明专利保护权利范围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6
      我国《专利法》第59条第1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与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达请求保护的范围。因此在认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首先是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这里“为准”是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特征参数实质内容为必要,并在此前提下,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 发明专利保护权利范围?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16
      我国《专利法》第59条第1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与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达请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