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销售假药罪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0 16:30:15 57 人看过

这段内容讲述了想要定罪为销售假药罪所必须满足的标准。假药指的是药品中缺乏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或者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不含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导致误诊或误治,或者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会导致误诊或误治。因此,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标准,才能被定罪为销售假药罪。

想要定罪为销售假药罪,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药品中缺乏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

2.药品中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

3.药品中不含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导致误诊或误治。

4.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会导致误诊或误治。

销 售 假 药 罪 判 定 标 准 : 药 品 成 分 、 适 应 症 范 围 等 关 键 要 素

销售假药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药而非法销售的药品,或者销售明知是真药而以非药品冒充真药销售的药品的行为。其判定标准主要包括药品成分、适应症范围等关键要素。

药品成分是指药品中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或者次要活性成分,其作用和安全性对药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具有重要影响。如果销售者销售的药品成分与标签上标注的成分不符,或者明知是劣药而销售,就可能构成销售假药罪。

适应症范围是指药品可以治疗的疾病或者症状的范围。如果销售者销售的药品适应症范围与标签上标注的适应症不符,或者明知是假药而销售,就可能构成销售假药罪。

药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需要符合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否则可能存在生产、销售假药的风险。如果销售者明知是假药而销售,就可能构成销售假药罪。

总之,销售假药罪的判定需要考虑多个关键要素,包括药品成分、适应症范围、生产、销售环节等。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要件,才能被认定为销售假药罪。

销售假药罪的判定需要考虑多个关键要素,包括药品成分、适应症范围、生产、销售环节等。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要件,才能被认定为销售假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七条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五)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本条规定的“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论处的药品、非药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07: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误诊相关文章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销售假药罪
    1、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2、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药品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假药。本罪所称药品专指人用药品,销售假药、假兽药不属于此范围,而是属于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的范围。3、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故意内容包括:一是行为人明知销售的是假药并且其销售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二是行为人对可能造成的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即本罪只能是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积极追求这种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的发生,显然将构成其他更为严重性质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销售假药的犯罪分子是出于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但是法律并没有要求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不论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而生产、销售假药,都可构成本罪。4、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
    2023-04-04
    79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销售假药罪?
    符合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销售假药罪: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3、犯罪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4、客观方面存在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一、团伙生产假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团伙构成生产假药罪所应当满足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该罪的主体;2、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3、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生产假药;4、客观上表现为生产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二、团伙生产假药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团伙生产假药罪的犯罪构成如下:一、客体方面。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
    2023-06-22
    214人看过
  • 达到什么标准生产、销售假药罪才能立案?
    一、达到什么标准生产、销售假药罪才能立案?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是:生产、销售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造成轻伤或者重伤的;(二)造成轻度残疾或者中度残疾的;(三)造成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四)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二、构成要件客体方面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了一套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用药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对国家关于药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时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
    2023-06-16
    219人看过
  • 达到什么标准生产、销售假药罪才能立案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是:生产、销售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造成轻伤或者重伤的;(二)造成轻度残疾或者中度残疾的;(三)造成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四)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一、构成要件客体方面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了一套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用药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对国家关于药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时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违反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
    2023-03-26
    58人看过
  •  放火罪如何判断是否达到立案追诉标准?
    该段内容讲述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不再追诉的规定。具体来说,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法 定 最 高 刑 】 放 火 罪 追 诉 时 效 期 限 规 定放火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对于放火罪的追诉时效期限,我国《刑法》第175条规定:
    2023-09-04
    106人看过
  • 销售假药罪立案标准
    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2、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贻误诊治的;3、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4、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5、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一、销售假药罪量刑标准是什么生产、销售假药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2、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3、致人死亡,或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
    2023-03-19
    491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误诊
    词条

    误诊即医务人员由于观察检查不周,不认真不仔细,导致漏诊或给出错误的诊断。如果误诊漏诊是由于医院方的责任导致,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更多>

    #误诊
    相关咨询
    • 达到什么标准销售假药罪才能立案?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11
      达到以下标准销售假药罪才能立案: (一)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二)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三)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四)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 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销售假药罪如何处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17
      根据法律规定,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销售假药罪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30
      销售假药罪可以判断符合以下要求: 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表现为故意,以营利为目的; 3、犯罪对象是国家药品管理制度和大多数人的健康权利; 客观上,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销售假药罪?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7
      客体方面。 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了一套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用药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对国家关于药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时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 客观方面。
    • 生产、销售假药罪如何立案标准?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1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