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继续工作或重新就业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3 19:31:20 342 人看过

杨建勇律师

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下发了《关于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审判指南(初稿)〉征求意见及召开座谈会的通知》(苏高法电〔2013〕688号),以广泛征求意见。其中附件一中列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继续工作或重新就业是否劳动关系?”属于需重点研讨的问题。现我结合近年来所办案件情况,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院受理了多起类似赵某诉某公司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案件,这类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人单位聘用(或雇请)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伤害,而起诉要求工伤赔偿或者人身损害赔偿。这样的用人单位一般都是经济实力较差或者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微企业,而这样的劳动者也大都是既没有办理过社会保险,也没有办理过商业保险,因此面对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的损失,无论是资方还是劳方,都是不能承受之重。如何加强对此类用工的管理、如何妥善处理此类案件,关乎劳动者切身权益、影响到小微企业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由来

1、我国社会现状:我国社会自1999年以来即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得到大幅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同时劳动强度逐渐下降、劳动保护得到全面加强,而我国的退休制度却数十年没有变化(目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因此越来越多的达到退休年龄人员进入或再次进入劳动者的行列,这已经成为社会管理部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2、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甚清晰明确。

聘用已达退休年龄人员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不同时期不同阶位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就相近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规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把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作为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国务院颁布的于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自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第4条规定,劳动者办理退休手续后又被其他用人单位聘用,与实际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应作为雇佣合同纠纷予以受理;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劳动仲裁案件研讨会纪要》(苏劳仲委[2006]1号)第四条规定,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受理和处理问题中,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依法不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双方的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内的劳动关系,故双方发生的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二、分析

上述后最后两个文件,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及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规定,属规范性文件,并不属于法律的范畴,且出台的时间远远早于前三个法律文件,根据“后法优于前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应当适用前三个法律文件。其中《劳动合同法》属于法律,其位阶又高于行政法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即使劳动者已经到达退休年龄,但未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双方的劳动合同并不终止而是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直到出现其他终止情形。由此可见,我国并未将已达退休年龄的人员一定排除出劳动者的范畴。相反,司法部在给甘肃省司法厅的《关于律师执业年龄问题的批复》(司复[1999]4号)中第二条明确:合作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以及国资律师事务所的聘用律师,年满70岁不再注册。另,《注册会计师年检办法》第五条也规定,凡年龄已满70周岁,年检不予通过,那么在70周岁前从事律师或注册会计师职业,与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当然是劳动关系。再如上海市实行柔性延迟退休的人员也是如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草案中曾规定,用人单位招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双方形成的用工关系按雇佣关系处理。但正式稿以是否“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作为界定劳务关系的标准是合理的。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由于劳动者个人原因(如缴费年限不足)或地方政策原因(如上海的柔性延迟退休政策等)导致达到退休年龄却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此时双方仍可以延续社会保险关系,在此前提下,双方的用工关系类比劳动关系处理更具合理性。

已满退休年龄的人员与其他适龄的劳动者一样,在提供劳动方面并没有任何差异。从现有规定来看,对于已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其应享受的工资、岗位、劳动保护等方面也没有任何差别,赋予其劳动者的身份更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有利于其获得社会保障。

三、建议

由于工伤具有突发性,甚至还有不可逆转性,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挽回,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终身痛苦,于企业不利,对国家不利。因此一方面建议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用工单位雇请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管理,将上述人员纳入到工伤保险范围中来,责令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这样通过统筹来分散职业风险,充分发挥工伤保险的互济性,对企业和劳动者形成双保护机制,另一方面,建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正式出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审理指南》时,将“下列争议,不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第一条采用“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的用工争议”而非“用人单位招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双方发生的争议。(劳动关系以年龄为标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2日 08: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退休相关文章
  •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关系是否还存在?
    一、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用人单位与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一般不是劳动关系,是劳务关系。退休指职业劳动者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达到法定退休要件的情形下,退出职业劳动领域,依法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的一种法律行为以及该法律行为所导致的事实状态。我国实行法定退休制度和强制性退休制度,即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必须结束正在进行的劳动关系,办理退休手续。我国劳动立法上存在这样一个假设: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不再从事有收入的社会工作。法定退休制度不仅影响到劳动者个人的权利,更有关社会的秩序和管理,如果不严格执行可能导致管理混乱,影响就业秩序,阻碍生产力的提高。根据《劳动法》第72条、《社会保险法》第4条和第10条之规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社会保险法》第16条2款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缴费不足15年的,劳动者可选择或继续缴费,或
    2023-04-28
    420人看过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目前对退休年龄有统一的规定,一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均可以依法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但由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条件除了达到退休年龄外,还对工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最低年限等有要求,还需办理相关的退休手续。因此,在实践中,存在着劳动者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而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情况。因此,首先要理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与退休人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仅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不一定属于退休人员。只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经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才属于退休人员。退休人员退出工作岗位,不再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并可以享受社会给予的退休福利待遇。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非退休人员,不能从社会获得退休福利待遇作为生活保障,若认为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属于劳务关系,用人单位可以随时与其终止用工关系,这些人员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
    2023-03-20
    57人看过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首先,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应当退休。但这并不意味着达到退休年龄的公民就不具备劳动合同主体资格。我国劳动法只规定禁止录用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但没有规定劳动者的年龄上限。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没有享受退休待遇者,如果他们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继续劳动是他们生存的需要。因此,将他们置于劳动法的保护之下是符合我国的立法精神的。其次,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没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将其视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到用人单位参加劳动的人,大多数是生活比较困难的农民和其他低收入人群,他们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年老时没有退休金可领,属于社会中
    2023-04-17
    72人看过
  • 达到退休年龄,是否自动终止劳动关系
    一、达到退休年龄,是否自动终止劳动关系达到退休年龄,是自动终止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二、退休年龄终止合同是否有补偿?退休年龄终止合同一般是没有补偿的。到了退休年龄的话是可以享受养老保险,所以法律就不再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
    2023-04-14
    91人看过
  • 到达退休年龄能否建立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开始领取退休金的,劳动合同终止,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不能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只能建立劳务关系。用人单位与以下人员之间产生用工争议的,按劳务关系处理: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企业停薪留职人员;其他。一、私企有退休工资吗私企退休有退休金。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023-03-04
    65人看过
  • 到达退休年龄能否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不能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只能建立劳务关系。用人单位与以下人员之间产生用工争议的,按劳务关系处理: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企业停薪留职人员;其他。一、退休后被反聘会取消劳动关系吗退休后被返聘可以存在劳动关系。退休之后,如果劳动者没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没有领取退休金的,可以将其视为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按照劳动关系处理。但是如果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则应当按照劳务关系处理。二、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界定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特定为职工与用人单位,并要求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务关系的主体在法律上仅要求具有普通民事主体资格,而不要求具有劳动者资格或用工资格。二、关系的性质不同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外,还要接受用人单
    2023-03-29
    170人看过
换一批
#办事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退休
    词条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在其符合退休条件时即时将职工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及其它相关资料报当地社保部门进行审批。... 更多>

    #退休
    相关咨询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继续工作或重新就业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5
      不属于劳动关系,按劳务关系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因此,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或依法享有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后,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已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
    • 达到退休年龄后继续用工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6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因此,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或依法享有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后,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已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
    • 达到退休年龄继续用工属于劳动关系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08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因此,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或依法享有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后,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已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1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终止,应当以劳动者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为标准。 2、依法享受基本养老待遇的,不再属于劳动关系。 3、未享受养老待遇,用人单位继续用工的,可以按照劳动关系处理。
    • 达到退休年龄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3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终止,应当以劳动者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为标准。 2、依法享受基本养老待遇的,不再属于劳动关系。 3、未享受养老待遇,用人单位继续用工的,可以按照劳动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