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关于反恐重点目标单位职责的规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09 20:50:11 441 人看过

防范恐怖活动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制定和实施防范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并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同时,还要建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为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此外,还需要指定相关机构或落实责任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反恐怖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保障公众的安全和稳定。

制定和实施防范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并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同时,还要建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为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此外,还需要指定相关机构或落实责任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等。

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保障制度

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该制度规定了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的来源、管理和使用方式,旨在保障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根据该制度,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应当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政府进行统一管理。这些经费可以用于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情报收集、情报分析、案件侦查、审判、监狱管理等等。同时,该制度还规定了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以确保这些经费用于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此外,该制度还规定了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的审核和监督机制,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这样可以防止滥用经费、浪费经费或者贪污腐败等行为的发生,保障反恐怖主义工作的有效开展。

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法规,它有助于保障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法规,它有助于保障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该制度规定了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的来源、管理和使用方式,旨在保障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三十二条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二)建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制度,配备、更新防范和处置设备、设施;(三)指定相关机构或者落实责任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四)实行风险评估,实时监测安全威胁,完善内部安全管理;(五)定期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相关标准和实际需要,对重点目标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技防、物防设备、设施。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值班监看、信息保存使用、运行维护等管理制度,保障相关系统正常运行。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九十日。对重点目标以外的涉及公共安全的其他单位、场所、活动、设施,其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04: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安全责任相关文章
  •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组织是几人以上
    一、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组织是几人以上《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组织是三人以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恐怖事件,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本法所称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一)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二)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四)为恐
    2023-05-25
    431人看过
  •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组织是几人以上
    一、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组织是几人以上《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组织是三人以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恐怖事件,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本法所称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一)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二)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四)为恐
    2023-05-24
    167人看过
  • 反恐怖主义法出台有哪些焦点
    多方面安全防范:快递公司未安全检查最少罚10万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不得运输、寄递。前款规定的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电信、互联网、金融、住宿、长途客运、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对身
    2023-05-02
    428人看过
  •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事件是指几人以上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事件是指三个人以上正在发生的犯罪活动。反恐怖主义法按照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不妥协原则、法治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等。一、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事件是指几人以上《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事件是指三人以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恐怖事件,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予以公告。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外交部门和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对于需要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应当向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提出申请。二、反恐怖主义法按照什么原则我国《反恐怖主义法》中的原则共有8个: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2.不妥协原则;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
    2023-06-05
    86人看过
  • 中国反恐怖主义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中的原则共有8个: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2、不妥协原则;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5、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6、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7、法治原则;8、人权保障原则。反恐怖主义法自什么时候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于2016年1月1日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五条我国《反恐怖主义法》中的原则共有8个: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2、不妥协原则;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5、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6、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7、法治原则;8、人权保障原则。
    2023-07-16
    357人看过
  • 反恐怖主义反极端主义工作的原则
    1、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2、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一、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立案标准?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立案标准: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为什么大学生不用服兵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三、如何构成煽动民族歧视
    2023-02-19
    373人看过
换一批
#安全生产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安全责任的内容: 1、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和改善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各项经营生产活动中,各级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消防、环境、职业卫生的政策、法规、标准及上级有关的指令、规定,... 更多>

    #安全责任
    相关咨询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按照什么原则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五条规定: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讨论稿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要按照什么原则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五条规定: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恐怖法的原则是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25
      我国《反对恐怖法》中的原则共有8个: 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的主义原则; 2、不妥协原则; 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 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 5、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 6、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 7、法治原则; 8、人权保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