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中的附条件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6 19:40:05 131 人看过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在开始或终止时,其效力取决于将来可能发生或不发生的不确定事实。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目的是以所附的条件来确定或者限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在开始或终止时,其效力取决于将来可能发生或不发生的不确定事实。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目的是以所附的条件来确定或者限制法律行为的效力。

附 条 件 民 事 法 律 行 为 是 什 么 ?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当事人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意思表示,但是必须确保意思表示明确且标的确定。其中,标的是指行为的内容,即权利或义务的指向对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涉及买卖、租赁、赠与等行为,而标的物则是指具体的物品,例如汽车、房屋等。当事人可以约定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口头协议或特定程序的书面文件。因此,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当事人需要明确表达他们的意思表示和标的,以便确保行为的有效性和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在开始或终止时,其效力取决于将来可能发生或不发生的不确定事实。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目的是以所附的条件来确定或者限制法律行为的效力。因此,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当事人需要明确表达他们的意思表示和标的,以便确保行为的有效性和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5月31日 17: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意思表示相关文章
  •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是什么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的条件是指将来发生的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的事实。附有条件的行为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类型分为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民法典的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规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
    2023-08-14
    108人看过
  •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就发生效果意思所负载的权利义务关系。当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意思确定后,行为人的预期目的没有出现,这时法律行为生效可能会违背行为人的初衷。二、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特征所谓的条件是指将来发生的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的事实。附有条件的行为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它有如下特征:1、条件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一个组成部分。条件存在于所附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之中,并且构成该意思表示的一部分。2、条件决定民事法律行为固有效力的发生、存续或者消灭。条件的功能在于,决定其所附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固有效力发生或消灭。3、条件是将来的、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具有未来性和或然性。条件就是在意思表示中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被确定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必
    2023-05-06
    421人看过
  •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
    1.附条件,是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就发生效果意思所负载的权利义务关系。2.条件是指将来发生的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的事实。(1)条件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一个组成部分。(2)条件决定民事法律行为固有效力的发生、存续或者消灭。(3)条件是将来的、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4)必须是合法事实。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侵害他人权利为目的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3.条件的类型(1)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2)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解除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条件所附的已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归于消灭。(3)积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发生为内容的条件。在积极条件,以设定事实的发生为
    2023-06-08
    247人看过
  •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
    所谓的条件是指将来发生的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的事实。附有条件的行为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也可以看出区分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和生效的实益。条件是意思表示的一个部分,它有如下特征:1.条件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一个组成部分。条件存在于所附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之中,并且构成该意思表示的一部分。而不是说先有一个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存在,然后再给它加上一个什么条件。另外,条件是表意人自己附加到意思表示之中去的,而不是他人违背表意人的意愿硬塞进去的,也不是法律直接规定的。2.条件决定民事法律行为固有效力的发生、存续或者消灭。条件的功能在于,决定其所附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固有效力发生或消灭,例如前述在劳动合同上附着的条件就决定着劳动合同能否生效。3.条件是将来的、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条件就是在意思表示中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被确定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满
    2023-06-08
    439人看过
  •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怎么生效的
    合同生效,则指具备有效要件的合同按其意思表示的内容产生了法律效力。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合同成立时具备了生效的要件,因而其成立和生时间是一致的。一般认为,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哪些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法律行为附加条件,主要有两个目的:1、在缔结法律行为时即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以便法律行为适应未来发展。2、将条件纳入法律行为还有助于向通过法律行为收益的人施加影响,使其按照条件的要求行为。《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
    2023-07-28
    221人看过
  •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约定以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为条件,并把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确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之依据的民事行为。也就是说,这类法律行为的生效或者失效,取决于将来的一定客观事实是否发生。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原则,使行为人的动机获得法律表现的形式,因而受到法律的保护。条件的成就与否,应以客观规律决定,当事人不得恶意促成或阻碍。因条件成就而受不利益的当事人,以不正当行为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因条件成就而受利益的当事人,以不正当行为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当事人一方在条件成就与否未定的情况下,因自己的过错致使对方因条件成就而依该法律行为所生利益受到损害的,应负赔偿责任。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是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发生或消灭的特定事实。这种法律事实,须符合以下要求:1.将来发生的事实。即是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尚示发生的事实,已经
    2023-06-08
    341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 更多>

    #意思表示
    相关咨询
    •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07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什么是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0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 什么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25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就发生效果意思所负载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
    • 什么是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02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就发生效果意思所负载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
    •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9-02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就发生效果意思所负载的权利义务关系。当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意思确定后,行为人的预期目的没有出现,这时法律行为生效可能会违背行为人的初衷。《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九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