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通事故主次责任主要责任赔偿标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8 15:22:58 245 人看过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公式。一、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1)受害人年满60周岁。城市居民死亡赔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2)受害者在60-74岁之间。城市居民死亡赔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死者实际年龄-60岁)]。农村居民死亡赔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死者实际年龄-60岁)]。(3)受害人75岁以上。城市居民死亡赔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二、丧葬费。丧葬费按照上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按六个月总额计算。丧葬费=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2。三、被抚养人的生活费。(1)被抚养人年满18周岁。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2)被抚养人在18-60岁之间(丧失劳动能力)。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3)被抚养人在60-74岁之间。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4)被抚养人75岁以上。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注意:上可以根据相应的数据代入计算。

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是什么?

一、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应当记录下列内容:

1、报警方式、报警时间、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警的,还应当记录报警电话;

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间、地点;

3、人员伤亡情况;

4、车辆类型、车辆牌号,是否载有危险物品、危险物品的种类等;

5、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

6、报警人不报姓名的,应当记录在案。报警人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

二、接到报警后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或者出警指令后,应当按照规定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2、有人员伤亡或者其他紧急情况的,应当及时通知急救、医疗、消防等有关部门。

3、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或者其他有重大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通过所属公安机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4、涉及营运车辆的,通知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5、涉及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的,应当立即通过所属公安机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通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6、造成道路、供电、通讯等设施损毁的,应当通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三、没有报警的情况

1、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2、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

3、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以上就是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发生交通事故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遇到的,但是发生了我们就应该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暴力解决,应该及时同时公安机关交通部门进行处理,公安机关会调查清楚现场后,明确责任和损失赔偿,对于处理结果不满意的觉得不公平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2日 23: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
    1、对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根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并参照下列各自的过错比例承担来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2、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规定由机动车方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措施的,按照《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比例减轻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至70%;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20%至30%。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责任承担比例第15条: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超出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负全部责任者承担100%(二)负主要责任承担70%—80%(三)负同等责任承担50%(四)次要责任承担2
    2023-03-02
    93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
    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事故双方应当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汽车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在汽车第三方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的不足部分,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1)汽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有过失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双方都有过失的,按各过失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必须是三七吗主次责任不一定是三七分,目前对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具体的比例划分,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是以70%和30%
    2023-08-05
    441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
    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事故双方应当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汽车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在汽车第三方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的不足部分,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1)汽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有过失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双方都有过失的,按各过失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必须是三七吗主次责任不一定是三七分,目前对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具体的比例划分,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是以70%和30%
    2023-08-06
    433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标准依据?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公式1、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3)受害人在75岁以上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2、丧葬费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丧葬费=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被抚养人生活费(1)被抚养人在18周岁以下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8-被抚养人
    2023-03-02
    98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标准依据?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标准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依据是什么一、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依据是什么1、确定交通事故的主次责任,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的,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
    2023-08-07
    330人看过
  • 交通肇事主次责任赔偿标准
    一、交通肇事主次责任赔偿标准车祸主次责任赔偿标准:(一)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二)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三)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四)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二、交通事故主次责任怎么处理对于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划分的主次责任来确定双方当事人所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对于其损害赔偿有争议的,可以由公安机关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
    2023-06-16
    53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事故处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有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更多>

    • 公安部交通事故主次责任主要责任赔偿标准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1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公式。一、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1)受害人年满60周岁。城市居民死亡赔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2)受害者在60-74岁之间。城市居民死亡赔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死者实际年龄-60岁)]。农村居民死亡赔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死者实际年龄-60岁)]。(3)受害人75岁以上。城市居民死亡赔
    •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怎么赔偿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17
      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承担多少赔偿,多长时间做鉴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负主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60%至80%赔偿。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负主要责任的情形: 1、车辆在路口未
    •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赔偿标准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8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赔偿如下: 1、事故双方均为机动车的,双方在交强险额度内全额互相赔偿对方损失,死亡伤残11万、医疗费1万元、财产2000元;不足部分,双方按7:3的比例分担; 2、事故一方为机动车,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机动车在交强险额度内全额赔偿对方损失,不足部分,如果机动车占主要责任,主次责任按8:2分担,如果机动车占次要责任,主次责任按6:4分担; 3、双方均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
    •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赔偿标准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9
      要看情况。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比例如下: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下列原则对当事各方的总损失进行调解: (一)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二)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三)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四)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
    • 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一次责任赔偿标准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9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次比例一般是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