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造成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5 16:21:44 402 人看过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新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报告作了严格的规定,这样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和相应责任,及时对医疗事故争议作出处理。

根据条例规定,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3人以上(含3人)人身损害后果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这就是说,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应向其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这也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管。

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报告单位、报告时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后果(死亡、残废、器官损伤、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等),医患双方当事人的情况,死亡患者是否尸检、尸检结果,初步处理意见等。医疗机构可以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也可以按年度报告,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除外。

二、发生哪些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当在12时报告上级部门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2日 17: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机构相关文章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指的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指的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所谓“处理医疗事故”,在本条例中是指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或者应当事人的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这里的“处理”仅指行政机关的处理,不包括医疗事故的其他处理途径。如行政处罚医疗事故时可依本条例第50条的规定进行赔偿。但该条的规定在人民法院处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时只起参照作用。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涉及的方面较多,不仅是医患双方,还有直接或者间接涉及患者的家属、亲友,涉及到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的亲属等,同时还会对医院的管理、信用及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处理医疗事故时必须慎重,无论是对哪一方面的处理,都必须处理正确、得当,这样才能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正确处理医疗事故,可以说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处理医疗事故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最高
    2023-08-11
    251人看过
  • 医疗事故造成病人精神失常
    2005年8月暑假,陈小姐在上海瑞阳门诊部进行了“驼峰+韩式隆鼻+韩式重睑”美容整形手术。手术后约10天,陈小姐的鼻部皮肤红肿、胀痛,并有血腥分泌物从切口流出,虽经治疗,但症状一直未能得到控制。同年10月,陈小姐回到新加坡读书,由于鼻部感染,她一直处于失眠、烦躁、焦虑的状态中。一个月后,神情恍惚的陈小姐从楼梯上摔下,硬生生摔在大理石上,导致下巴、右腿等多处严重骨折,面部更是惨不忍睹。由于陈小姐的鼻部感染一直没有好转,在她受伤后瑞阳门诊部为她取出了垫入鼻部的假体。但假体取出后,陈小姐的鼻部仍在流血。过了一段时间,陈小姐到其他医院修复面部骨折,发现鼻部仍有异物,于是又进行了相关手术。短短几个月,陈小姐历经伤痛和多场手术折磨。这期间,家人发现她精神开始变得有点不正常了,情绪一直不稳定。去年6月,陈小姐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服药,而药价十分高昂。一次失败的整容,给一个姑娘带来了一系列折
    2023-06-01
    111人看过
  • 医疗事故是无过失的医疗纠纷吗
    医疗事故不是无过失的医疗纠纷。无过失医患纠纷是指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是医疗意外、并发症等其他原因所致,并非因医护人员责任性因素或技术性因素的过失所引起,但患者一方却认为不良后果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过失行为造成的医疗事故,进而医患双方间发生纠纷。无过失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一)医护的原因1、未向患方做必要的解释工作。如患者病情危重,某些医疗单位条件有限,无诊治能力,有可能延误病情,医疗单位应及时说明而未予说明,生命垂危应下病危通知而未下,以致发生不良后果。患者及其亲属对此没有思想准备,因多疑进而推定不良后果属医疗事故。因此,实施新的检查治疗前或因病情急需手术的情况下,有难以预料的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医生应及时告之患者一方,但有的却认为患者一方不懂医学,没有必要向他们说明,甚至在患者家属未签署手术同意书的情况下手术,而又恰在上述检查治疗或手术中,出现了严重不良后果,患者一方必然会以未同
    2023-04-18
    276人看过
  • 执业过失属医疗事故吗,对医疗事故鉴定不服如何处理
    一、执业过失属医疗事故吗执业过失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对医疗事故鉴
    2023-04-18
    470人看过
  • 医疗纠纷算医疗事故吗,对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一、医疗纠纷算医疗事故吗医疗事故是属于医疗纠纷之一,医疗事故是由医务人员过错造成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主体】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二、对医疗事故如何处理步骤一: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步骤二: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步
    2023-04-19
    216人看过
  • 医疗事故医生打针打了二级医疗事故医生怎么处理
    对于二级医疗事故,有以下处罚:1、由卫生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2、通过双方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进行民事赔偿;3、构成医疗事故罪的,受刑事处罚。另外,对于这名医务人员,还有可能处以以下处罚:1、暂停其6个月-1年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将吊销执照;2、若是直接责任人员,还将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一、医疗事故纠纷医生会受到怎样的处罚1、医疗事故纠纷医生可能会受到诸如被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被吊销其执业证书的处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
    2023-06-19
    294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机构
    相关咨询
    • 医疗过失,医疗过错,医疗事故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27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医疗过错。医疗过错是一个主、客观要素相结合的概念,是指医疗行为人通过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过错的形式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其中“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仍然
    •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医疗事故责任与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3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需要法学会的鉴定确认。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如果构成医疗事故,那么可以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赔偿;如果经鉴定不构成医疗事
    • 医疗事故造成一定损失, 一定构成医疗事故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4
      不一定一、看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我们需要看全部病历,请及时将病历邮寄到我们医疗纠纷事务部,我们医疗纠纷事务部会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等行为进行全面审查,看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才承担责任,我们会依法维护你的合法权益。我们全面审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是否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过失行为,因为违反上述规定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才属
    • 过失医疗事故和因病医疗事故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07
      医疗事故过失责任,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
    • 医疗事故造成的责任怎么处理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6
      1、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和当事人应积极说明,及时解决纠纷。当患者或家属无法理解或接受时,当事人可自愿填写医疗纠纷处理委托书,科主任签署意见,委托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测的部门或专业(兼职)人员处理。2、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测的部门或专业(兼职)人员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调查验证医疗纠纷,得出初步结论,同时封存相关病历资料和相关物品,如实向本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情况,向家属报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