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刑事辩护
犯罪
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  量刑中的主动退赔影响
    根据犯罪行为的暴力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退赃、退赔。如果犯罪行为属于暴力型犯罪,那么大部分的退赃、退赔是必要的。相反,如果是非暴力型犯罪,那么全部退赃、退赔可能更为重要。在职务犯罪中,被告人如果能够积极退赃,将会对量刑产生极其积极的意义。根据犯罪行为的暴力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退赃、退赔。如果犯罪行为属于暴力型犯罪,那么大部分的退赃、退赔是必要的。相反,如果是非暴力型犯罪,那么全部退赃、退赔可能更为重要。在职务犯罪中,被告人如果能够积极退赃,将会对量刑产生极其积极的意义。对于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的,会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以及被害方的接受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职 务 犯 罪 退 赃 的 积 极 影 响 : 对 量 刑 量 化 的 影 响积极退赃的量刑情节在刑法中,退赃、退赔行为被认为是悔罪悔过的表现,对于减少刑罚具有积极意义。根据素材2中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退赃、退赔的量刑情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2. 部分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3. 全部或者大部分赃款、赃物被当场查获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4. 主动提供线索追回全部或者大部分赃物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因此,在审判过程中,
    2023-09-17
    485人看过
  •  律师是否有义务催促法院开庭?
    根据给出的素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律师没有权力催促法院尽快开庭。这是因为有些案件的法律规定期限较长,通常为1-6个月,有些法院的案件数量较多,司法资源有限,导致庭审经常拖延;而庭审是法院自行安排的,律师无法决定是否开庭。因此,律师无法催促法院尽快开庭。律师没有权力催促法院尽快开庭。如果法院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安排庭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案件的法律规定期限较长,通常为1-6个月,有些法院的案件数量较多,司法资源有限,导致庭审经常拖延;二是庭审是法院自行安排的,律师无法决定是否开庭。 法 院 拖 延 庭 审 的 原 因如果您遇到了法院拖延立案的问题,您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投诉。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查明事实,并将情况反馈当事人。如果发现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如果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您可以放心地向相关部门投诉,他们会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律师没有权力催促法院尽快开庭,但可以依法向相关部门投诉。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查
    2023-09-15
    298人看过
  •  刑罚与辩护:减轻负担的方法有哪些?
    在刑事辩护中,如果法院决定减轻被告人的刑罚,通常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减轻处罚有普通减轻和特别减轻之分。普通减轻适用于一切犯罪,而特别减轻则由刑法特别规定并只适用于特定犯罪。在为被告人进行刑事辩护时,如果法院决定减轻处罚,那么其刑罚可以降低到法定最低刑以下的一档。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有一般减轻与特别减轻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犯罪,后者由刑法特别规定并只适用于特定犯罪。 一 般 减 轻 与 特 别 减 轻 的 刑 罚 分 别 如 何 ?标题:一般减轻与特别减轻的刑罚分别如何?一、一般减轻刑罚一般减轻刑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对罪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刑罚方式。在刑法中,一般减轻刑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坦白从宽:罪犯在审判过程中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2. 立功表现:罪犯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为破获重大犯罪立功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3. 认罪态度: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可以减轻处罚。4. 悔罪表现: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悔罪,避免再犯罪的,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二、特别减轻刑罚特别减轻刑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对罪犯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刑罚方式。在刑法中,特别减轻刑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未成年人犯
    2023-09-14
    415人看过
  •  贪污和贪腐行为的立案标准及规定
    根据所给段落,受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属于严重违纪行为,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但有其他较重情节也属于严重违纪行为。这些情节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故意犯罪、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拒不配合追缴工作、造成恶劣影响等。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累计计算受贿数额。同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前后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当一并计入受贿数额。(1)如果受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则属于严重违纪行为。(2)如果受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但有其他较重情节,则属于严重违纪行为。这些情节主要有: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拒不交代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多次索贿的;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累计计算受贿数额。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前后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当一并计入受贿数额。 严 重 违 纪 行 为 与 受 贿 数 额 的 关 系严重违纪行为与受贿数额的关系非常紧密。根据我
    2023-09-14
    238人看过
  •  上诉不被刑罚所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则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被告人或其代理人不满意一审的判决结果并提出上诉或抗诉时,二审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在二审程序中改变一审的刑罚结果。这一规定适用于审刑事二审制度,即国家四级两审终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则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首先,由被告人独立提起,或者他的代理人、辩护人提起,或者检察官为被告人利益提起上诉的案件;其次,在审判程序适用上,根据国家四级两审终审制的审判制度,在我国是指审刑事二审制度中适用。再次,二审合议庭和审理法院在改变刑期和处罚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人 民 检 察 院 提 出 抗 诉 的 案 件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有犯罪行为或者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这类案件涉及到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责对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检察。当人民检察院发现有
    2023-09-13
    155人看过
  •  司法公正如何实现?
    以下是可以通过投诉方式向相关部门举报法官不立案的情况:向法官所在县法院的纪检监察部门举报;向该县法院所在地同级纪检监察部门举报;如果涉嫌职务犯罪,向同级检察院举报;向该县法院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报;向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或中央纪委举报。以下是可以通过投诉方式向相关部门举报法官不立案的情况:1.向法官所在县法院的纪检监察部门举报;2.向该县法院所在地同级纪检监察部门举报;3.如果涉嫌职务犯罪,向同级检察院举报;4.向该县法院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报;5.向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或中央纪委举报。 投 诉 法 官 不 立 案 处 理 结 果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时,有权利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此前提下,针对法官不立案处理结果,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1. 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法院提出复议申请,要求对该决定进行重新审查。若复议申请被驳回,当事人可以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该决定进行司法审查。2. 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在此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原判决确有不当之处,请求撤销原判决并重新审理案件。3. 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法院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若当事人认为上一级法院的判决结果
    2023-09-13
    311人看过
  •  检察院如何进行公诉?
    检察院提起公诉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2. 证据确实、充分;3. 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单一罪行的案件需要查清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属于数个罪行的案件需要已经查清的部分罪行达到起诉条件。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存在且与犯罪事实有内在联系,能够明案件的事实真相。检察院提起公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属于单一罪行的案件,需要查清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属于数个罪行的案件,需要已经查清的部分罪行达到起诉条件。2、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是对证据质量的要求,是指用以明犯罪事实的每一个证据依据必须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事实,同时又与犯罪事实有内在的联系,能够明案件的事实真相。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某种犯罪并非一定要负刑事责任。 检 察 院 提 起 公 诉 的 条 件 有 哪 些 ?检察院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依法审查后,就涉嫌犯罪或者职务违法、职务犯罪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或者给予其刑罚、纪律处分等法律制裁措施的行为。检察院提起公诉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1. 案件符合法定起诉条件。人民检察院只能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提起公诉。2. 检
    2023-09-13
    52人看过
  •  枉法仲裁罪所涉及到的87种职务犯罪追诉标准是什么?
    该段内容描述了人民法院对于枉法裁判的处理方式,其中包括对当事人或其近亲属自杀、自残并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形、个人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一定数额的情形、伪造、变造有关材料、证据或者串通当事人制造伪证的情形、徇私情、私利的情形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对于这些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立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1.因枉法裁判导致当事人或其近亲属自杀、自残并造成严重伤害,或者导致精神失常的。2、枉法裁判,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3、枉法裁判,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4、伪造、变造有关材料、证据,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5、串通当事人制造伪证,毁灭证据或者篡改庭审笔录而枉法裁判的。6、徇私情、私利,明知是伪造、变造的证据予以采信,或者故意对应当采信的证据不予采信,或者故意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故意错误适用法律而枉法裁判的。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枉 法 裁 判 造 成 哪 些 经 济 损 失 应 予 以 立 案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枉法裁判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及其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
    2023-09-13
    426人看过
  •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如何处理刑事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后,若符合起诉条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一般需要在两个月之内审结案件,最长不能超过三个月,除非有特殊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后,若符合起诉条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一般需要在两个月之内审结案件,最长不能超过三个月,除非有特殊情形。 监 察 机 关 移 送 起 诉 后 , 人 民 法 院 如 何 处 理 ?根据我国《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移送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进行审判。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需依法审理案件,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公正、公平、公开审理。同时,法院还需充分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和影响,以及案件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程度,在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前提下,作出公正的判决。此外,人民法院还需加强对监察工作的监督,确保监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可与监察机关充分沟通,共同研究案件处理方式,确保案件得到依法妥善处理。总之,人民法院在审理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时,
    2023-09-13
    459人看过
  •  挪用特定款物罪被判处多少年?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该罪行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特定款物罪被判处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挪 用 特 定 款 物 罪 刑 罚 是 多 久 ?挪用特定款物罪,又称公共设施设施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挪用、占用、私分或者擅自使用公共设施、设备、资金等特定款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挪用特定款物罪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特定款物罪是一种职务犯罪,其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公共设施、设备、资金等特定款物的管理制度。根据刑法的规定,该罪行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特定款物:指国家、集体所有的特定款物,如土地、森林、水利、电力、交通、水利等设施、设备、资金等。2. 国家工作人员:指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或者公共服务管理职责的人员,包括国家机
    2023-09-12
    468人看过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 网友关注榜
    #职务犯罪 律师视频普法
    #职务犯罪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