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行政法
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主体要件是指国家对何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侵权行为要件主要解决的是哪些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责任;损害必须具有现实性和确定性,必须是针对合法权益;因果关系要件即损害结果必须为违法执行职务行为所造成。... 更多>

国家赔偿责任

  •  国家赔偿责任所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素包括侵权行为的主体要件、侵权行为的具体要件、受害人的要件和国家赔偿的法定要件。侵权行为要件包括致害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且违法,损害结果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既定的客观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有两者之间具有这种联系,国家才负责赔偿。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四项:1.侵权行为的主体要件。2.侵权行为的具体要件。3.受害人的要件。4.国家赔偿的法定要件。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侵权行为要件。首先,致害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其次,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所谓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行使职权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3)损害结果要件。损害结果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既定的客观损害。(4)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职务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的行为的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结果之间必须有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有两者之间具有这种联系,国家才负责赔偿。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关系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关系是法
    2023-11-21
    481人看过
  •  国家赔偿责任的最基本要素是什么?
    国家赔偿责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侵权行为的发生条件。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侵权行为要件。侵权行为的存在是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损害结果要件。损害结果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既定的客观损害。国家赔偿责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侵权行为的发生条件。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侵权行为要件。侵权行为的存在是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损害结果要件。损害结果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既定的客观损害。 损 害 结 果 在 国 家 赔 偿 责 任 中 的 作 用 是 什 么 ?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在侵权行为中,行为人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其原则包括:1. 全部赔偿:行为人需要对受害人赔偿其全部受到损害造成的过失,即全部赔偿。2. 损益相抵:侵权的行为人只需要赔偿扣除利益部分的损失,也就是损失与利益相抵。3. 过失相抵: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即违约方仅就其差额部分进行赔偿。4. 财产赔偿:行为人不管是导致了什么样的损害结果,财产赔
    2023-09-16
    387人看过
  •  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国家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两种:金钱赔偿和返还财产、恢复原状。金钱赔偿一般应以不能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为前提,而返还财产适用于受害人的财产或者权利被侵害且不能返还或者恢复原状的情况。恢复原状则适用于国家机关按照受害人的愿望和要求,将受害人的财产或者权利恢复原来状态的情况。国家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两种:1.支付赔偿金。2.支付赔偿费用。金钱赔偿的适用,一般应以不能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为前提;2、返还财产。赔偿义务机关将因其侵权行为的侵害而脱离受害人控制的财产,归还对该财产享有所有权、占有权的受害人的赔偿方式;3、恢复原状。负有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按照受害人的愿望和要求,将受害人的财产或者权利恢复原来状态的条件下,才能适用。 国家赔偿方式:金钱与返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的二十七个月给予赔偿,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的六十个月给予赔偿。同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权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的二十个月给予赔偿。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国家赔偿的方式有两种,即金钱和返还。对于人身自由的侵权行为,国家会给予受害者在人身自由方面的赔偿金,以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2023-08-21
    50人看过
  •  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错误判断
    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是一种补充已有的确认程序的制度,旨在使个人或团体在无罪判决或其他纠正误判的正式决定之外,仍然可以寻求关于职务行为侵权的确认之诉。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公正和公平具有积极意义。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的作用在于扩充了已有的确认程序,使个人或团体在无罪判决或其他纠正误判的正式决定之外,仍然可以寻求关于职务行为侵权的确认之诉,即使没有获得无罪判决或其他纠正误判的正式决定。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公正和公平具有积极意义。 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维护公正公平的利器标题:['2. 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维护公正公平的利器']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逐渐成为维护公正公平的利器。这一制度对国家赔偿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是指,在司法活动中,若因法官、检察官、侦查机关及其它司法工作人员的过错行为导致国家赔偿案件,相关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案件情节以及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项目,对赔偿申请人给予相应的赔偿。这一制度的建立,旨在使国家赔偿工作更加规范、公正、公平,促进我国法治进程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公正公平具有
    2023-08-20
    276人看过
  •  在申诉后,被告人是否需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如果公民遭受冤枉入狱,最高可获得赔偿金。具体赔偿项目如下:1. 如果受害公民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2. 如果受害公民身体受到伤害,需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误工费。若造成死亡,则需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以上是关于我国国家赔偿的相关规定。如果申诉后被判无罪,国家会根据以下项目进行赔偿: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2.造成身体伤害的,需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误工费;若造成死亡,则需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3. 申诉成功后,国家会赔偿哪些费用?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在申诉成功后,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具体来说,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要求赔偿的情形包括:人身自由受到侵犯、生命健康权受到侵犯、财产损失等。受害的公民死亡后,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若干问题
    2023-08-18
    191人看过
  • 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四项:1、侵权行为主体要件。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侵权行为要件。侵权行为的存在是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即国家侵权行为的主体的哪些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责任。3、损害结果要件。损害结果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既定的客观损害。即有损害,才会有赔偿。4、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职务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的行为的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结果之间必须有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有两者之间具有这种联系,国家才负责赔偿。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主体要件主体要件是指国家对何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国家只对一定范围内主体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一是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属于接受国家的委托执行职务,因此,其行为的效果归属于所在机关或国家。2、侵权行为要件侵权行为要件主要解决的是哪些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责任。国家赔偿的侵权行为要件是违法行使职权,具体包含两项内容:(1)致害行为必
    2023-08-09
    292人看过
  • 国家赔偿责任是如何确定的?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即以何种标准判断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违法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违反归责法律造成他人权益损害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即以行为违法为归责标准,而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什么是国家赔偿国家赔偿,又称国家侵权损害赔偿,是由国家对于行使公权利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活动。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法》第二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2023-08-05
    296人看过
  • 羁押超刑期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责任
    羁押期限超过判决刑期的话是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的,我国法律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2.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4.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吗羁押一日并不一定就折抵刑期两日,具体的折抵情形如下:《刑法》第四十一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与折抵】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国家赔偿法》
    2023-08-01
    343人看过
  • 国家赔偿责任责任有哪些?
    对于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受害人履行国家赔偿责任的方式主要是支付赔偿金,另外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除了这些之外,其余的都不属于国家赔偿的方式。消除影响,不属于赔偿方式,属于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国家赔偿责任的特征国家赔偿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的责任,与其他形式的赔偿责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国家承担责任,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国家赔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国家承担法律责任,最终支付赔偿费用,由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具体赔偿义务,实施侵权行为的公务人员并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履行赔偿义务。国家是抽象主体,不可能履行具体的赔偿义务,一般由具体的国家机关承担赔偿义务,因此,形成了国家责任,机关赔偿的特殊形式。第二,赔偿范围有限。国家赔偿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的损害给予的赔偿,属于国家责任的一种形式。从赔偿范围来看,国家只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部分违法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国家赔偿窄于民事赔偿,属于有限赔偿责任。例如,对国家立法机关、军事机关、司法机关的部分行为,即使造成了损害,国家并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三,赔偿方式和标准法定化。与民事赔偿有所不同,国家赔偿的方式和标准是法定的。我国国家赔偿法第4章规定了具
    2023-07-31
    67人看过
  • 国家赔偿责任责任有哪些?
    对于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受害人履行国家赔偿责任的方式主要是支付赔偿金,另外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除了这些之外,其余的都不属于国家赔偿的方式。消除影响,不属于赔偿方式,属于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国家赔偿责任的特征国家赔偿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的责任,与其他形式的赔偿责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国家承担责任,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国家赔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国家承担法律责任,最终支付赔偿费用,由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具体赔偿义务,实施侵权行为的公务人员并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履行赔偿义务。国家是抽象主体,不可能履行具体的赔偿义务,一般由具体的国家机关承担赔偿义务,因此,形成了国家责任,机关赔偿的特殊形式。第二,赔偿范围有限。国家赔偿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的损害给予的赔偿,属于国家责任的一种形式。从赔偿范围来看,国家只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部分违法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国家赔偿窄于民事赔偿,属于有限赔偿责任。例如,对国家立法机关、军事机关、司法机关的部分行为,即使造成了损害,国家并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三,赔偿方式和标准法定化。与民事赔偿有所不同,国家赔偿的方式和标准是法定的。我国国家赔偿法第4章规定了具
    2023-07-31
    153人看过
#国家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家赔偿责任 网友关注榜
    #国家赔偿责任 律师视频普法
    #国家赔偿责任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