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为了防止证据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法院采取的一种对证据进行固定和保护的措施。证据保全可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举证,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和顺利进行。... 更多>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 公安机关收集行政违法案件证据有什么要求
    一、公安机关收集行政违法案件证据有什么要求1、公安机关收集行政违法案件证据的要求如下:(1)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违法嫌疑人是否违法、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2)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以及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侵害人陈述、其他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3)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执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十七条二、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程序1、应明确证据保全申请书的内容。对方当事人的名称、请求保全的事项;应保全的证据,包括证明申请人具有请求权的证据和证明保全的必要性的证据;申请保全证据的理由;依该证据应证明的事实。2、审查。法院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证据进行审查,这种审查,应围绕保全的条件进行,审查申请人是否具有请求权,是否存在影响将来判决的因素,如不保全是否会使损失进一步扩大。3、应规范证据保全的判定形式。4、诉讼中止时应允许申请证据保全。由于证据保全是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如果不及时地予以调查和固定,则有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之危险,因此应明确规定,对于在诉讼中
    2023-04-20
    94人看过
  • 行政处罚立案后多长时间作出决定合适
    一般是七天。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一、怎么执行行政机关实施查封和扣押执行行政机关实施查封和扣押的方法:(一)法律、法规授权之外的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查封、扣押。(二)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以及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不得实施重复查封。(三)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查封、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查封、扣押期限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四)行政机关应当自己或委托第三人妥善保管,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使用、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五)行政机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作出处理决定。(六)出现法定解除情形时,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立即退还财物,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要退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款项。二、行政诉讼证据保全是什么行政诉讼证据保全主要是指人民法院在证据可能
    2023-04-11
    142人看过
  • 离婚案要怎样去找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离婚案件中各类证据的运用:1.书证。书证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书证的形式有瑕疵。比如结婚证,有个别当事人结婚是通过亲朋好友的关系办理的,当事人并未亲自到场;或者,结婚证根本就是花钱买回来的,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这样,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2)书证的内容有瑕疵,甚至重大缺陷。比如离婚协议。按一般规定,离婚协议应该包括三项内容:夫妻离婚的合意;财产分割的合意;子女抚养的合意。约定的内容应该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但当事人往往重视不到问题的根本,疏忽基本内容的完整及可操作性,导致协议无效。2、物证。由于物证具有客观性、不受主观因素以及诉讼环境的影响,因此,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诉讼当中,物证证实内容更易被法官采信。但是,由于纠纷中涉及的物证本身就不是太多,加之当事人缺乏保存意识,导致当事人举证的物证数量较少。目前,常见的物证有:毛发、照片、礼物等。3、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案件事实向法院和当事人所做的陈述。证人证言特点:(1)夫妻生活的私密性,决定了婚姻家庭生活的事实,不具有公开性及社会性。(2)证言内容往往具有主观性。在收集证人证言时,注意尽量避免证人的主观臆断或证人的观点,尽量避免证人的感情色彩,保证证言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一、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2023-03-12
    115人看过
  •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可以出庭应诉
    被诉行政机关的负责人,要出庭审理案件,如果负责人不能出庭审理的,要向法院证明,并且委托相关人员出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独立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出庭应诉,适用本规定。应当追加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通知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行政机关,其负责人出庭应诉活动参照前款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一、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程序1、应明确证据保全申请书的内容。对方当事人的名称、请求保全的事项;应保全的证据,包括证明申请人具有请求权的证据和证明保全的必要性的证据;申请保全证据的理由;依该证据应证明的事实。2、审查。法院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证据进行审查,这种审查,应围绕保全的条件进行,审查申请人是否具有请求权,是否存在影响
    2023-02-23
    56人看过
#行政诉讼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网友关注榜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律师视频普法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