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民生政策
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

  • 社会优抚的地位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为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保障其生活不低于一般水平。它的特点包括:对象是法定特殊群体,责任主体是政府和社区组织,具有褒扬和优待性质。特指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和就业安置的制度。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褒扬和优惠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制度。社会优抚的主要特征有:1、社会优抚的对象是法定特殊群体;2、社会优抚的直接责任主体是政府和社区组织;3、社会优抚具有褒扬性;4、社会优抚具有优待性。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 社会优抚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社会优抚政策的实施与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社会优抚政策旨在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提供各种福利和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首先,社会优抚政策的实施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其次,这些政策有助于减轻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此外,社会优抚政策还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消费和就业增长。然而,社会优抚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些政策
    2024-01-05
    136人看过
  • 社会优抚包括哪些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抚恤、优待和保障,包括医疗待遇、伤残优抚、就业、入学、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等权益保障,旨在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抚恤、优待和保障。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社会优抚包括医疗待遇、伤残优抚、就业、入学、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的优先权、一次性抚恤金、定期抚恤金、特别抚恤金、伤残抚恤金、退役安置以及其他。其中,医疗待遇包括军人在医院就医的医疗费用、药品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伤残优抚包括军人因战、因公致残的抚恤、补助和优待;就业、入学、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的优先权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就业、入学、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等方面的优先权;一次性抚恤金、定期抚恤金和特别抚恤金则是国家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的抚恤;伤残抚恤金是指国家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的抚恤;退役安置则是指国家对退役军人进行退役安置和保障。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抚恤、优待和保障。包括医疗待遇、伤残优抚、就业、入学、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的优先权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旨在关心关爱退役军人,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一次性抚恤金、定期抚恤金、特别抚恤金等方式,国家表达了对退役军人及其家
    2024-01-05
    155人看过
  •  基层科在市民政局中的重要性如何?
    民政部门负责处理民间社会事务,其机构设置包括国家级机构设民政部,省级机构设民政厅,市级机构设民政局,县级机构设社会事务办公室(乡镇级)。民政工作具有中国特色,是泛指中国历代国家或政府以人民群众为对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有关的一些社会性、政治性的国内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其工作内容涉及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民政部门负责处理民间社会事务。其机构设置如下:-国家级机构设民政部-省级机构设民政厅-市级机构设民政局-县级机构设社会事务办公室(乡镇级)民政工作具有中国特色,它是泛指中国历代国家或政府以人民群众为对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有关的一些社会性、政治性的国内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其工作内容,无论从历史还是以当代来说,都是极为广泛的,仅只当代民政来说,它涉及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 民政工作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民政工作是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民政工作包括社会福利的保障,如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福利保障;其次,民政工作还包括社会优抚的安置,如军烈家属、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优抚安置;此外,民政工作还包括社会组织的管理,如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的管理和监督;同时,民政工作还包括基层民主自治,如村委会、居委
    2023-08-27
    90人看过
  • 社会优抚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1、优抚的对象是为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特殊社会群体,由国家对他们的牺牲和贡献给予补偿和褒扬。2、优抚保障的标准较高。由于优抚具有补偿和褒扬性质,因此,优抚待遇高于一般的社会保障标准,优抚对象能够优先优惠地享受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服务和政策扶持。3、优抚优待的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支出。优抚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行为,优抚优待的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投入,还有一部分由社会承担,只有在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等方面由个人缴纳一部分费用。4、优抚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不同,它是特别针对某一特殊身份的人所设立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包括抚恤、优待、养老、就业安置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社会保险特征1、特征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2、特征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3、特征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4、特征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5、特征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社保归属地
    2023-07-16
    496人看过
  • 概括社会优抚的主要特点
    简述社会优抚的特征:1、强制性,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2、普遍性,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和社会成员都须参加。3、福利性,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4、社会公平性,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社会优抚安置社会优抚安置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殊部分,实施范围仅限于社会中备受尊敬而又有光荣身份的群体,即复员转业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及其眷属以及为国捐躯军人的遗属。此项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社会安定,并且有利于国家安全。在我国,社会优抚安置制度涵括的项目主要有:拥军优属活动,伤残军人安置,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军人抚恤,军烈属优待,军用两地人才培训等等。一、退役军人就业安置退役军人就业,被军人视为一生中第二个里程碑,不仅对退役军人本人至关重要,对安定现役军人以及这两类军人的眷属也十分重要。正因如此,我国政府异常重视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制定了若干必须遵从的原则:1.回原籍安置的原则。义务兵在哪个城市、农村入伍,退伍后一律返还原籍就业,这既可为当地增添劳动后备和技术力量,又可使退伍军人合家团聚,一举数得。2.军队和地方配合培训的原则。对于义务兵,军队的任务是把他们训练成为一
    2023-07-05
    346人看过
  • 界定社会优抚的范围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褒扬和优惠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制度。社会优抚的主要特征有:1、社会优抚的对象是法定特殊群体;2、社会优抚的直接责任主体是政府和社区组织;3、社会优抚具有褒扬性;4、社会优抚具有优待性。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简述社会优抚的特征简述社会优抚的特征:1、强制性,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2、普遍性,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和社会成员都须参加。3、福利性,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4、社会公平性,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条军人的抚恤优待,实行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方针,保障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全社会应当关怀、尊重抚恤优待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军人抚恤优待事业提供捐助。
    2023-07-04
    211人看过
  • 社会优抚简介及特点
    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社会优抚简介及特点如下:简介社会优抚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宪法》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社会优抚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颁布了一系列优抚优待的法规,如1950年颁布了《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民兵兵工伤亡褒恤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第5个规定,建立起了以军人及其家属为对象的优抚制度。当时的规定主要涉及优待和抚恤问题,后来逐步扩展到安置、养老等措施和服务上。1981年和1982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分别颁布了《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对军队干部离退休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1984年第六届中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其中对军人的抚恤、优待、退休养老、退役安置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废除了50年代颁布的5个条例,建立了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抚恤优待制度。特点1、
    2023-06-07
    463人看过
  • 社会优抚安置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安置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殊部分,实施范围仅限于社会中备受尊敬而又有光荣身份的群体,即复员转业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及其眷属以及为国捐躯军人的遗属。此项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社会安定,并且有利于国家安全。在我国,社会优抚安置制度涵括的项目主要有:拥军优属活动,伤残军人安置,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军人抚恤,军烈属优待,军用两地人才培训等等。一、退役军人就业安置退役军人就业,被军人视为一生中第二个里程碑,不仅对退役军人本人至关重要,对安定现役军人以及这两类军人的眷属也十分重要。正因如此,我国政府异常重视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制定了若干必须遵从的原则:1.回原籍安置的原则。义务兵在哪个城市、农村入伍,退伍后一律返还原籍就业,这既可为当地增添劳动后备和技术力量,又可使退伍军人合家团聚,一举数得。2.军队和地方配合培训的原则。对于义务兵,军队的任务是把他们训练成为一支能征会战的国防力量,与此同时,配合地方政府再对他们进行一技之长的专业培训,使他们退役后既成为国防后备力量,又成为生产和工作中的骨干。3.妥善安置的原则。我国政府规定,各级政权机构均有责任帮助退役返回原籍的军人,首先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同时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二、军烈属优待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转
    2023-06-07
    264人看过
  • 社会优抚是什么意思
    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一、社会优抚特点1、优抚对象具有特定性优抚的对象是为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特殊社会群体,由国家对他们的牺牲和贡献给予补偿和褒扬。2、优抚保障的标准较高由于优抚具有补偿和褒扬性质,因此,优抚待遇高于一般的社会保障标准,优抚对象能够优先优惠地享受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服务和政策扶持。3、优抚优待的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支出优抚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行为,优抚优待的资多久要由国家财政投入,还有一部分由社会承担,只有在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等方面由个人缴纳一部分费用。4、优抚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不同,它是特别针对某一特殊身份的人所设立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包括抚恤、优待、养老、就业安置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二、社会优抚对象优抚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现投军人和武警官兵;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等。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有优抚对象4000多万人,其中享有国家抚恤补助的各类优抚对象为450万人。
    2023-06-07
    281人看过
  • 社会优抚的内容有哪些
    社会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统称,涉及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内容比较广泛。优抚工作的目标是使优抚对象达到社会平均的生活水准,国家针对可能影响优抚对象的死亡、伤残、退役等因素,通过优抚保障设立了死亡抚恤、伤残抚恤、社会优待和退役安置以及社会褒扬等方面的内容。1.死亡抚恤死亡抚恤是社会优抚的最基本内容,是政府按规定向军人遗属提供的抚恤金。军人或警察为国捐躯,必然使其家属尤其是被赡养人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国家有责任抚慰其家属,保障其生活,提供既有褒扬意义、又有物质补偿性的抚恤金。一般根据现役军人死亡的性质(因战、因公、因病)、生前的表现以及生前的收入和级别等情况确定不同的抚恤金标准。死亡抚恤又分一次性给付和定期给付两种形式。前者具有褒扬和社会补偿的性质,后者具有社会救助的性质。2.伤残抚恤伤残抚恤也是优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军人在服役期受伤致残或患病致残后,将会对其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国家应当通过保障措施,对他们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进行保障,以体现国家对他们所作贡献的褒扬和抚恤。伤残抚恤是国家依法对现役伤残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保障其生活的资金和服务性的特殊保障项目。伤残抚恤是在现役军人负伤或致残后,由国家按照规定向其本人和家属提供的;伤残抚恤是在现役军人致残后保障他们及其家属
    2023-06-07
    260人看过
#社会保障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社会优抚 网友关注榜
    #社会优抚 律师视频普法
    #社会优抚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