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领取津贴期间单位需要给员工发工资么

领取津贴期间单位需要给员工发工资么

2022-10-22 14: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2回复

专业分析:

符合生育险报销条件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用人单位停发工资。但是,“二孩”生育津贴的调整需要由省里批准,临沂市无权自行调整。临沂市已多次请示山东省人力资源XX生育待遇问题,山东省人力资源XX均未明确答复,仍按原文件(即二胎生育98天)执行,待山东省人力资源XX明确答复后,再按新规定执行。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职工领取生育津贴期间单位不需要发放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要向职工发放工资;如果单位为职工参保缴费的,则不需要向其发放工资,生育津贴相当于产假工资。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女职工产假期间发生育津贴,一般就不再发放工资。

律师普法更多>>
  • 单位发工资还能领生育津贴吗
    单位发工资还能领生育津贴吗

    不能,单位工资和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职工在按规定领取生育津贴期间,企业不再发放产假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职工如果没有达到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仍由企业发放产假工资。

    2020.01.09 1,664
  • 单位发了工资还能领生育津贴吗
    单位发了工资还能领生育津贴吗

    不能同时享受。单位发了工资不能领生育津贴了。

    2020.07.13 1,159
  • 生育津贴给单位还是给员工?到底怎么发?
    生育津贴给单位还是给员工?到底怎么发?

    关于生育津贴应该谁领取还是有点模糊的,按照规定生育津贴是补贴给单位的,如果单位已经正常发放了产假工资,那这个钱单位申请之后就不会再给到员工了,但有两种特殊情况职工有可能是可以拿到这个生育津贴的。【一】单位不发产假工资或者挂靠交社保(姑且不谈

    2020.11.21 444
专业问答更多>>
  • 领取生育津贴单位还发工资吗

    希望能帮助到你 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职场妈妈领取的生育津贴,一般是由生育保险基金给予,但并不是直接发放给个人,而是先打给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

    2022-08-29 15,340
  • 领取生育津贴以后单位还发工资吗

    生育补贴是女性员工因生育暂时丧失劳动力时,社会保险给予的补偿,通称产假补贴,因此在领取生育补贴期间,公司不再支付工资。如果生育补贴低于女职工生育前本人的工资,公司必须补充生育补贴和本人工资的差额。

    2021-10-22 15,340
  • 单位发工资还能领生育津贴吗

    不能,单位工资和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职工在按规定领取生育津贴期间,企业不再发放产假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职工如果没有达到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仍由企业发放产假

    2021-12-13 15,340
  • 工伤期间怎么领取工伤津贴

    按照《》的相关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不同的,按照以下标准支付伤残津贴: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1、一级伤残津贴等于本人工资的90%2、二级伤残津贴等于本人工资的85%3、三级伤残津贴等于本人工资的80

    2022-09-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生育津贴怎么发放给员工 01:00
    生育津贴怎么发放给员工

    生育津贴发放给员工的方式如下: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

    4,213 2022.05.18
  • 生育津贴单位怎么发放 00:58
    生育津贴单位怎么发放

    生育津贴可以打到公司账户,也可以直接打给个人账户的。参保单位需要在生育津贴申报时,需要选择支付到单位或代发银行。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根据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让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

    6,478 2022.05.11
  • 员工工伤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00:52
    员工工伤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一般会让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并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治疗期间工资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伤导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即使有特殊情况允许延长,最多也只能再延长12个月。

    2,828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