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环保法的法律基本原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2 03:20:20 296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环境保护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优先考虑环境、采取预防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公众参与至关重要、承担相应责任等。同时,新《环境保护法》第5条规定的“损害担责”强调了污染者付费原则。

环境保护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保护环境时要优先考虑;其次,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环境受到损害;此外,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公众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任何损害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1、环境保护为国民发展优先选项。

2、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定义为一种综合防治的原则,即对环境污染整体系统的防治,同时,这一原则也统摄我国环境法上的相应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3、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等活动,并有权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比决策的盲目性,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

4、新《环境保护法》第5条规定的“损害担责”应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另类表述。对于污染者付费原则。

新 环 保 法 的 法 律 基 本 原 则 : 保 护 环 境 、 公 众 参 与 、 损 害 担 责

新环保法的法律基本原则包括保护环境、公众参与和损害担责。这些原则在法律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环境是环保法的基本目的之一。环保法规定,国家对环境实行保护和改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意味着,国家将采取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公众参与是环保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环保法规定,国家鼓励和加强公众参与,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这一原则意味着,国家将促进公众的参与和表达,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损害担责是环保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环保法规定,违反环保法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原则意味着,国家将严格追究违反环保法规定的行为,确保环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新环保法的法律基本原则包括保护环境、公众参与和损害担责。这些原则在法律中的明确规定,将有助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国民发展的优先选项。为此,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注重公众的参与。同时,任何损害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新环保法的法律基本原则包括保护环境、公众参与和损害担责,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2日 18: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环境污染相关文章
  •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环保法所遵循、确认和体现并贯穿于整个环保法之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是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准则,是环保法本质的集中体现。环保法的基本原则有:1.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正确处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台治理的原则。该原则是指预先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环境问题及环境损害的发生;在预防为主的同时,对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用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而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办法,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整治,以提高治理效果。如合理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加强企业管理、开发综合利用等。3.污染者治理、开发者保护的原则。该原则也
    2023-06-06
    215人看过
  • 法律基本原则是什么
    夫妻共同财产
    一、法律基本原则是什么1、法律的基本原则如下:(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信原则;(5)绿色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二、法律具有什么作用法律原则具有
    2023-08-09
    457人看过
  • 环境保护的原则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二、工厂随意排放污水触犯了什么法律法规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排污须达标,并且,有专门的排污系统和法定的排污口。如果有证据证明该造纸厂未经核定的排污通知向法定的排污口排放,而是将水排放到案中所说的水坑中,造纸厂除了须承担行政责任外,尚须对该排污坑的管理承担责任。三、污染环境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污染环境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生态环境,国家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护条例》、《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条例》等一系列专门法规。四、行政法原则内容是什么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
    2023-02-19
    97人看过
  •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调整环境保护方面社会关系的指导规范,也是环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了环保法的本质,并贯穿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要求,环境保护法必须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方针”。(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就是“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环境保护中预防污染不仅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原材料、能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大大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减少末端治理负荷,节省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预防是环境保护第一位的工作。然而,根据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企业做到“零排放”也是很困难的,所以还必须与治理结合。(3)污染者付费
    2023-06-13
    121人看过
  • 环保法的原则是什么?
    环境保护法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我国的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国家的相关组织在保护环境时,应当按照法定原则进行保护,让我国的环境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全文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第三章海洋生态保护第四章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五章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六章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七章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八章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
    2023-07-03
    487人看过
  •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具体包括: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一原则和国际环境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协调发展”着重从横向关系上,即制约发展的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可持续发展”则是从纵向历史发展过程,即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的关系上提出要求。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的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环境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提出的。这一原则在各部环境法律中均有体现。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
    2023-03-01
    450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更多>

    #环境污染
    相关咨询
    • 新环保法的法律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03
      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环保法所遵循、确认和体现并贯穿于整个环保法之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是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准则,是环保法本质的集中体现。环保法的基本原则有:1.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正确处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 新环保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14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1、环境保护为国民发展优先选项。 2、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定义为一种综合防治的原则,即对环境污染整体系统的防治,同时,这一原则也统摄我国环境法上的相应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3、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等活动,并有权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比决
    • 行政法律原则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0-29
      今天,我们将学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实体基本原则和程序基本原则。其中,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包括:1依法行政原则;2、尊重和保护人权原则;3、越权无效原则;4、信任保护原则;5、比例原则。程序原则包括:1、程序正当原则;2、行政公开原则;3、行政公正原则;4、行政公平原则。讲一个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适用比例原则的案例:本案属于行政执法局拆除违法建筑引发的行政纠纷。经审
    •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2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进行保险活动,解释和执行《保险法》的基本依据,主要有:①遵守法律与行政法规的原则保险活动属于民事活动,因此保险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与行政法规。因为只有守法,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违法就就受到制裁。保险活动的当事人,不但要遵守《保险法》及有关的行政法规,而且要遵守国家所有的法律与行政法规。②自愿原则③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民事主体在保险活动
    • 什么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0
      1.雇主责任原则雇主责任即雇主的安全生产和风险补偿责任。雇主责任的法律原则包括如下要点:(1)安全生产设施和职业伤害赔偿是机械化大生产的成本因素之一;(2)提供安全生产教育和生产设施是雇主的责任,建立共担风险的保险基金是雇主的义务(除意大利以外,各国立法均规定由雇主缴费);(3)对于已经发生的职业伤害事实,即使雇主没有任何过失和直接责任,也应当承担善后处理和经济赔偿责任。2.无条件赔偿无条件赔偿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