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应对策略:最新观点及建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5 03:30:18 406 人看过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的应对方式包括:在审查上诉请求的相关事实和适用法律后,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行政行为正确无误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行政行为有错误的,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的应对方式是:在审查上诉请求的相关事实和适用法律后,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行政行为正确无误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行政行为有错误的,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行 政 行 为 正 确 与 否 的 判 断 标 准

标题:行政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

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判断行政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具有争议性。一方面,行政行为在符合法定程序、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应当具有正确性;另一方面,即使行政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只要其符合行政程序,仍然可以被认为是正确的。

具体来说,判断行政行为正确与否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行政行为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进行听证、公开透明等。如果行政行为在程序上存在瑕疵,但未影响其合法性,则应认定其正确。

2. 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行政行为原则上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行政行为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则应认定其错误。

3. 是否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行为应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如果行政行为对当事人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失,则应认定其错误。

4. 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行政行为应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果行政行为对公共利益产生了积极影响,则应认定其正确。

综上所述,判断行政行为正确与否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确保行政行为在符合法定程序、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具有正确的法律效果。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的应对方式是:在审查上诉请求的相关事实和适用法律后,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行政行为正确无误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行政行为有错误的,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具体来说,判断行政行为正确与否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确保行政行为在符合法定程序、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具有正确的法律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七十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第七十三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2日 08: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行政诉讼二审相关文章
  • 离婚诉讼判决书及上诉应对策略
    面对离婚诉讼应当积极出庭应诉,搜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代理。离婚判决后要不要上诉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愿,如果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上诉,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判决书执行阶段能否和解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判决书在执行阶段,如果双方当事人是可以自行和解的,达成和解协议后,签订和解协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执行和解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强制执行能执行夫妻共同财产吗强制执行能否执行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区分两种情况判断。如果强制执行的债务是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债务,债权人在诉讼时只起诉了夫妻一方,强制执行时想执行双方的财产,则可
    2023-07-20
    75人看过
  • 外观设计专利无效行政诉讼之应对策略
    一、外观设计专利无效行政诉讼之应对策略在庭审中我们可以提供了PPT对现有设计与涉案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将专利产品实物带到法庭供合议庭参考,以向法院全面呈现专利产品,从而有助于合议庭对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的理解以及对比。二、外观专利申请应注意事项1、图片或照片的尺寸应介于3厘米×8厘米和15厘米×22厘米之间;2、图片必须用电脑绘制或正规制图工具绘制;3、立体产品图片应包括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立体图;平面产品图片包括主视图和后视图(对称或相同的可省略);4、各个视图的比例必须一致;5、图片或照片中不得有不是构成外观设计的图形或文字,如商标、标志、名人肖像、也不得有指示线、虚线、中心线、尺寸标记等;6、所需时间:从申请到授权一般需要3~6个月左右,办理授权手续后三个月内颁发《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三、申请外观专利的作用外观专利申请已成为申请人保护自主知
    2023-06-15
    290人看过
  • 行政机关应对行政诉讼的策略分析
    一是要撰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二是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行政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三是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环境行政机关环境行政机关根据环境公共委托论、国家环境权论和诉讼信托论,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然而,环境行政机关一般被赋予强大的行政权,由于环境法律的概括性和原则性,环境行政机关在具体执行环境法律中负有就法律规定出台具体实施细则的任务,同时为保证其严格实施环境法,环境行政机关被授权拥有强大的环境行政执法手段。欧美一般实行比较集中的环境监管体制,如美国联邦环保局为确保联邦环境法律的实施,设立了十大区环保分局,各区局长向联邦环保局长负责,协调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以确保区域性环境问题得以解决。中国实行的是统一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监管体制,上级环境行政机关只在业务上对下级进
    2023-07-04
    226人看过
  • 诉讼抚养费问题:应对策略与建议
    不给抚养费的,可向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住所地的法院不一致的,可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协议书或者法院判决书及其他资料,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如果一方不执行的是离婚协议中约定应给付的抚养费,另一方是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而必须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起诉起诉不给抚养费可以多久对于不支付抚养费的行为,是可以立即起诉的。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对方不给抚养费的,可以按照以下程序去法院起诉。首先,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其次,交到没有支付抚养费一方的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然后等待开庭审理。开庭前准备好证据
    2023-07-16
    303人看过
  • 镇政府在行政诉讼中的应对策略
    一是行政机关要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二是行政机关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行政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三是行政机关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如何进行行政诉讼中确认判决行政诉讼确认判决,法院通过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或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法院通过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或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按照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结果,可分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判决与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作出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无效的判决。1、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的内容。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4、被诉具体行政政行为违法,但撤
    2023-07-24
    266人看过
  • 行政诉讼被告不到庭应对策略
    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根据现有证据进行审查,被告拒不出庭也不依法提供证据的,视为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可以依据查明的事实作出判决。另外,对于被告不依法履行诉讼义务的行为,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函。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被告是怎样的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被告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这一规定明确了行政诉讼共同被告的基本含义。行政诉讼共同被告应具备两项主要条件:(一)主体条件共同被告是两个以上被告在同一个案件中的合并,属于诉讼主体的合并,在行政诉讼中作为共同被告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最高人民法院
    2023-07-03
    152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诉讼的二审是指在行政案件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不服判决,依法提出上诉,由上级人民法院对一审判决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和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当事人选择口头上诉的,应当记录上诉的主要内容,由书记员将内容记入笔录。... 更多>

    #行政诉讼二审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应如何应对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30
      按照上诉状如实诉说自己的诉求即可。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怎么应对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04
      (一)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后,应当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迳行判决、裁定。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二)经过审理,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维持原判决;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
    •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如何应对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31
      (一)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后,应当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迳行判决、裁定。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二)经过审理,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维持原判决;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
    •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应该怎么应对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1
      (一)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后,应当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迳行判决、裁定。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二)经过审理,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维持原判决;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
    •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人应该如何应对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04
      (一)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后,应当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迳行判决、裁定。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二)经过审理,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维持原判决;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