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危害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3 15:10:23 202 人看过

1、网络暴力混淆真假

真真假假的世界,尤其是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社会,真假原本就难以辨识,而在网络暴力事件的不断冲击下,原本难以辨识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变得更加难以区分。通常,对真理的曲解并不在于信息源本身,而在于真理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歪曲混淆,网络暴力事件,往往是真理被曲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混淆了对与错,真假难辨。

2、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权益

网络暴力中,参与者非理性的群体攻击侵犯了网络暴力事件当事人,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了伤害,并直接侵扰了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尤其人肉搜索风靡开始,网民已不再局限于在网络上通过语言文字或图像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攻击讨伐,通过人肉搜索手段直接从网络虚拟社会渗透到现实社会,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进行骚扰。网络暴力事件中,受害人有名有姓,却找不到具体的实施伤害的人,正因为如此,参与的网民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肆意而为。网络集体暴力中,网民很少考虑到当事人的心理。而当事人因网络暴力事件,所受的惩罚完全非等量惩罚。当事人需要道德谴责,需要法律制裁,但绝对不需要披着道德外衣打着正义旗帜的暴力去解决。

3、网络暴力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

除了直接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外,网络暴力行为的频繁发生,会影响网民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美好和谐社会得以构建的保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就学校食堂旳例子来说,每到吃饭时会很拥挤,楼梯中总是人头攒动,但是却乱中又井然有序,就是价值观念在发生作用。交通规则的道理相同,在交通规则还未制定、红绿灯都还不存在的世界,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也会互相相让,以使每一个通行的人能快点到达目的地。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影响了个体的价值观,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网络暴力冲击人自身的防卫系统,原本符合社会伦理、符合道德意识的价值观在网络暴力的冲击下会被扭曲。原本提倡的辩证法在网络暴力事

4、网络暴力阻碍和谐社会构建

网络暴力事件加速个人信息的泄漏,引发社会恐慌,阻碍和谐社会的进程。2012年4月半月谈对公民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权进行了网络调查,参与人数4142人。其中对于个人信息是否泄漏的调查数据显示:30%的人多次遭遇信息泄漏状况,40%的人偶尔有信息泄漏的状况,仅15%的人极少遭遇此情况,且15%的人对自己信息是否泄漏尚不清楚。由此可见,至少70%以上的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个人信息泄漏状况,个人信息安全关系到个体的切身利益,个人信息遭到侵犯,使得当事人缺乏安全感,容易引发不安情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2日 02: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网络暴力相关文章
  • 家庭暴力的危害和处置难点
    家庭暴力的危害有:1、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组成细胞家庭。2、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3、家庭暴力侵害了妇女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甚至威助生命。4、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求助:1、可以找社区的妇女组织对你的丈夫进行教育和劝诫;2、可以到本地派出所报案,请他们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你的丈夫进行处理,并要求留下笔录;3、可以到街道和区市妇女组织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一、女生打男生算家暴吗女生打男生算家暴。1、关于家暴的定义为,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2、所以不管是男方打女方,还是女方打男方,都属于家暴。家庭暴力是指:1、针对身体的暴力(殴打);2、针对精神的暴力(精神暴力);3、针对性的暴力(性暴力)力。身体的暴力表现为殴打、虐待等等。而精神暴力则是用言语恐吓当事人。而性暴力则是对当事人强行施加性行为。家庭
    2023-03-15
    94人看过
  • 网络暴力对她人造成伤害犯法吗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种在网上发表具有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网络暴力通常都被认定为民事侵权的范围,但如果有人捏造事实在网络上公开、长期地对他人进行恶意的侮辱、诽谤,当事人可以诽谤罪提起刑事自诉。网络暴力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构成诽谤罪和侮辱罪。《民法典》对于网络暴力侵权的认定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学生遇到网络暴力辱骂的情况下要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制造谣言的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特别是构成
    2023-07-23
    56人看过
  • 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有哪些危害?
    一、什么是家庭暴力反家暴法第2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是反家庭暴力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主要涉及家庭成员范围与家庭暴力行为的界定。二、家庭暴力的类型反家暴法第2条以列举加概括的形式对家庭暴力进行了界定,其列举的两种主要形式是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身体暴力,是家庭暴力最典型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殴打、捆绑,限制人身自由,以饿、冻、有病不给治疗等方式虐待、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儿童、老人、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在家庭教育中以暴力方式管教儿童等。精神暴力,主要表现为对受害人进行侮辱、谩骂、诽谤、宣扬隐私、无端指责、人格贬损、恐吓、威胁、跟踪、骚扰等。精神暴力通常会使受害人产生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上的伤害。例如,新西兰《家庭暴力法案(2014)》规定,使儿童目睹其家人遭受暴力的,
    2023-04-27
    328人看过
  • 网警管不管网络暴力
    网警管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报警后警察是会受理的!但是你同时要收集好各种证据,以备调查。一、刷单微信受骗后怎么办(1)打110报警,将骗子的电话号码、QQ号、微信号、银行卡号等都告诉警察,警察会冻结骗子的银行卡的,不要让骗子再骗人。(2)上中国互联网协会设立的公众举报受理网站“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3)上公安部的“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报警:第一步,上百度搜“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第二步,点击该网站首页右上方的导航条“我要举报”;第三步,再点击是”非注册用户举报“还是”注册用户举报“;第四步,进入后再输入你要举报的事实。(4)报网警,处理刷单、微信受骗等。二、恶意散播谣言犯法吗?1、情切较轻的,构成侵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
    2023-04-04
    216人看过
  • 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侵害哪些权利
    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侵害了哪些权利人肉搜索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人肉搜索”一词,最早出现在2006年当时,天涯社区的“娱乐八卦”论坛查找一名叫“毒药”的网友。随后,数百名网友对“毒药”发起人肉搜索,从此改变互联网的匿名属性,人肉搜索越来越风行。但同时,人肉搜索也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人肉搜索能起到积极作用,打击腐败、遏制社会不良风气;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侵害个人隐私,而且很容易造成误伤。今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实施,其中就有涉及人肉搜索的内容,再次引发公众
    2023-04-29
    184人看过
  • 网络贷款有什么危害
    一、网络贷款网上贷款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高效的完成。与之相应的,一批网上贷款平台的兴起,也为网上贷款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17年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决定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二、网络贷款有什么危害1、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导致无法认证借贷双方的资信状况,容易产生欺诈和欠款不还的违约纠纷。2、网络平台发布的大量放贷人信息中,有不少是以“贷款公司”、“融资公司”等名义对外发放贷款。而事实上,必须是经国家批准的金融机构方可从事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擅自从事金融活动者往往会因为“非法集资”、“非法吸
    2023-05-30
    480人看过
  • 婚姻冷暴力可以起诉吗,冷暴力婚姻的危害
    一、婚姻冷暴力可以起诉吗婚姻冷暴力是可以起诉离婚的,虽然存在家庭冷暴力的家庭,夫妻之间往往会在离婚的问题上产生很大的争议而无法协议离婚,所以遭遇家庭冷暴力的一方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向法院起诉离婚。但是如果受害者选择诉讼的方式离婚,就要注意收集家庭冷暴力的证据。只要受害者提供了能够证明家庭冷暴力确实存在,并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有力证据,法院是会根据这些证据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并判决准予离婚的。此外,受害一方还可以以受到家庭暴力为由,向法院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但也仍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二、冷暴力婚姻的危害冷暴力婚姻的危害有以下方面:1.精神虐待等家庭冷暴力比显性暴力造成的危害更大。有专家指出,精神暴力对人的伤害不亚于身体暴力,长期遭受精神暴力,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家庭冷暴力的极限会使很多受伤害的人产生报复心理,如果严重了,还会产生极端的做法。可能会自杀,甚至伤害自己的亲人,如果家里有孩
    2023-05-06
    227人看过
  • 家庭暴力:老人打人的危害性
    要看打的是什么人。如果是家庭中打人一般是可以构成家暴的,严重的是故意伤害罪。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故意伤害自己身体健康的,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自伤行为损害了社会利益而触犯了其他刑法条文的,则构成犯罪。(2)犯罪客观方面表
    2023-07-02
    488人看过
  • 婚姻中冷暴力的危害有哪些
    长期遭受冷暴力婚姻的女性可能会有心理阴影、危害身体健康、甚至是失去生命。长期冷暴力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折磨,生活当中如果两个人出现矛盾,但是都不去认真解决,而是选择用冷战的方式对待,这就是典型的婚姻冷暴力。通常冷暴力婚姻中,不仅婚姻感情会被破坏,冷暴力的的受害者也非常受伤。家庭冷暴力首要的伤害就是对女性的心理造成伤害。女性感情丰富,心理也比较脆弱,容易激动,冷暴力婚姻一般都会对女性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一般情况下,女性会感到委屈和孤独感。受冷暴力伤害的女性长期生活在冷漠、紧张、被嘲讽的家庭气氛中,导致心情抑郁或精神上的崩溃,长久这样相处,还可能会造成性格扭曲。再好的感情基础也经不起长时间的精神折磨,对将婚姻看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女性来讲,日复一日的冷暴力,让她们在对婚姻失望的同时,也受到无法衡量的心理伤害。家庭冷暴力对于女性的伤害是长久的,长期生活在没有感情、压抑痛苦的家庭阴影之中,会导致女性无法树
    2023-03-15
    273人看过
  • 家庭暴力的特点及其危害性
    一、家庭暴力的特点1、普遍性和严重性。早在1999年,广东省妇联在广州等11个市进行了一次入户抽样调查后,就得出结论说,有近三成(部分媒体报道为29.2%)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现象,其中丈夫对妻子施暴的占了79.4%。2000年,江西省妇联也在全省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说,自1995年以来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家庭占34.58%。另外,据全国妇联最近调查显示,我国30%的家庭存在暴力,家庭暴力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随着暴力手段的不断升级,导致家庭破裂,家庭成员伤残、自杀或他杀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家庭暴力有不断蔓延的趋势。2、主体的特殊性。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其中妇女是最主要的受害主体,在目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丈夫对妻子的暴力占绝大多数,由于一些男性的夫权思想、经济地位、生育观念等原因,致使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无端对妻子施以拳脚和蹂
    2023-03-03
    205人看过
  • 校园暴力案件的危害有哪些?
    校园暴力现象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进城务工,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辍学以及疏于管教,过早地进入社会。再比如在我们的义务教育体系中,由于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的部分相对缺失。相比之下,这些问题存在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有长期性和固化的特点,解决起来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从立法层面加大惩治力度和提高犯罪成本,对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则简单直接得多。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但却可以有效地防止和缓解校园暴力现象。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校园暴力的危害,不仅在于极大地扰乱了校园内的教学秩序,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更在于它具有渗透性和传染性。有些孩子原本是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如果校园暴力得不到有效遏制,笼罩在他们头上的暴力阴影得不到驱散,那么他们就会转而向施暴者寻求保护,成为施暴者的帮凶,乃至直接成为施暴者,把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发泄给更弱者。一、家
    2023-03-08
    492人看过
  •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学生自身性格的叛逆、偏激。大部分校园暴力是发生在中学生之间,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典型的如偏激、任性、焦躁等,导致他们做事不计后果。(二)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中国现有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这些规定相对滞后,在新形势下,对于保护校园学生的生命安全显得捉襟见肘。(三)学校和家长教育的缺失。一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学校未能有力的处理,仅是通报批评、警告、记过等处分还是不足以震慑他们,有些学生反而以此为荣,彰显自己的能力和风度。家长在得知自家孩子欺负同学的时候,没有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矫正,致使未成年人无法预测到事情的严重性,进而变本加厉、不知收敛。校园暴力的危害是深远且持久的。首先,对于受害人来讲,身
    2023-02-11
    486人看过
  • 家庭暴力:原因及其危害
    一、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急剧的社会变化、多元的价值观、对个人的自主性的看重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2、个人作为婚姻一方或者作为家庭成员融进社会生活中,对于自己的角色扮演、责任、权利、义务等的认识有很多不足和误区常常导致家庭成员问的软暴力倾向或者行为。3、家庭成员间在认知、态度、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个人成长的不同步都可能导致心理失衡引发软暴力。4、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低质量,甚至很多家庭成员间几乎没有沟通。二、危害如下:家庭暴力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组成细胞——家庭。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有哪些危害家暴后写下的悔过书;向妇联等机构投诉的证据,居委会等部门进行调解的证据;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报警记录及公安机关出具的伤检介绍信;到医院就诊的诊断证明书及鉴定书;留
    2023-07-06
    257人看过
  • 如何预防网络犯罪的危害
    完善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网络刑事立法时,应当针对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网络犯罪的隐蔽性等特点,在明确网络管理部门、网络的提供者和服务者以及用户对保护网络安全的权利和义务的同时,准确划分网络犯罪与非罪的界限,规范网络管理措施,加大网络服务提供者及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对反政府、反社会、恶意破坏、金融等方面的网络犯罪行为要严厉惩处。通过完善网络刑事立法,引导网络社会各界提高对网络犯罪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地以网络法规和自律规则为网络行为的指针,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行为的规范化,充分保护网络行为合法者的正当权益,以达到预防网络犯罪、惩戒网络犯罪的目的。一、提升网络技术与设备现实中,网络犯罪行为人往往利用网络系统的自身缺陷实施网络犯罪行为,故网络系统所使用的工具、硬件的品质直接决定着网络安全的防御能力。必须加大我国网络防御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投入,尤其是加密、数字签名、认证、审记、日志、网络监测及安全检查等
    2023-03-17
    258人看过
换一批
#网络侵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络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用捏造事实或者无端谩骂等方法诽谤他人或者侮辱他人的行为,并会对当事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对网络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实施网络暴力者情节严重的会触犯刑法中的侮辱罪,最高判处三年的有期徒刑等。网络暴力是一种非常恶劣的网... 更多>

    #网络暴力
    相关咨询
    • 网络暴力侵害名誉权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0
      侵犯网络著作权一般有以下行为1、未经许可,擅自将网络作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这种侵权行为最为常见,也是侵权行为较为严重和泛滥的领域。通常指的是侵权行为人在没有得到网络作品的著作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网络作品整篇幅或者大篇幅的通过传统媒体这种媒介传播出来,诸如将在网络上的学术论文、博客文章下载下来,稍作整理或东拼西凑混合而成文之后发表于期刊、报纸等媒体。2、未经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已发表的作品通
    • 网络借贷危害和金融危害的区别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07
      如果是正规的一般都是安全的呢,现在很多网络借贷机构都是找那个盛开金融做的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是相当好的,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
    • 网络暴力可以报警吗?网络暴力报警有用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3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如果网络暴力的内容有带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报警处理。根据相关规定该种情形公安机关可以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网络暴力侵害名誉权吗?网络还会侵害公民的什么权利呢?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2
      侵犯网络著作权一般有以下行为1、未经许可,擅自将网络作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这种侵权行为最为常见,也是侵权行为较为严重和泛滥的领域。通常指的是侵权行为人在没有得到网络作品的著作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网络作品整篇幅或者大篇幅的通过传统媒体这种媒介传播出来,诸如将在网络上的学术论文、博客文章下载下来,稍作整理或东拼西凑混合而成文之后发表于期刊、报纸等媒体。2、未经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已发表的作品通
    • 网络暴力是否构成犯罪?网络暴力给人造成的伤害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6
      网络暴力是否后构成犯罪?目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让大家能够自由表达的同时,也滋生着大量的网络暴力,网络暴力造成严重的后果,很可能构成诽谤罪和侮辱罪。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根源也有很多。“网络暴力”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违法的侵权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那么,网络暴力给人造成的伤害该由谁来承担责任?请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