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该向法院提出诉讼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9 21:21:11 332 人看过

不可以,员工因为劳动合同和单位出现纠纷,应该是需要劳动仲裁先置的原则。应该先进行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是以是否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过为前提的,即通行的所谓“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

法释(2001)14号《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在规定劳动争议案件范围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即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从而形成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法定化。

一、扩展资料: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

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

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

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但是,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2日 03: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调解委员会相关文章
  • 离婚诉讼:需不需要向法院提出?
    是的,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后,经审查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依法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原告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如果法院经审查认为该婚姻有效,则允许原告撤诉。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民法典中无效婚姻需要证据吗民法典中规定,无效婚姻需要证据。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宣告婚姻无效,需准备的材料因婚姻无效的原因有所不同。(一)以重婚为理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要材料为结婚证和双方的身份证,以及能够证明该婚姻属于重婚的证据等等。(二)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理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要提供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和其他能证明夫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等。(三)以婚前患有法律禁止结婚的疾病且婚后难以治愈的为理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应该提供结婚证、双方身份证和医院的诊断证明书,和证明婚前患病,婚后难以治愈的相关材料。同时,人民法院在受理宣
    2023-07-07
    309人看过
  • 外出旅游食物中毒,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李某的朋友王某前段时间去海南旅游,在一家餐厅就餐时,由于该餐厅提供的食物变质,致使王某及其家人食物中毒,吃坏了肠胃,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不久,王某和家人回到了家里疗养。现在他决定以侵犯生命健康权为由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但是他却不知道该向哪家法院提起诉讼?李某的朋友王某应向海南的法院起诉。这是地域管辖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是指构成侵权行为的法律事实所在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当然,通常情况下,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如果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不在同一地点,则两地法院都有管辖权。本案中,侵权行为发生在海南,而李某的朋友王某还没有离开海南就病了,也就是侵权结果发生地也在海南。因此,海南当地的法院依法对此案管辖,李某的朋友王某应向海南法院提起诉讼。相关知识:旅游意外险险种
    2023-06-14
    65人看过
  • 劳动诉讼能提出反诉吗
    虽然反诉以本诉的提出为前提,但反诉一旦被法院受理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劳动争议诉讼案件中提起的反诉也属于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当然也应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因此,即使在劳动争议诉讼案件中可以提起反诉,也应在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在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后提起反诉,违背了《劳动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另外,从撤诉的情形来分析也可得出在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后提起反诉违背《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的结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本诉撤诉不影响反诉的审理。因此,如果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后提起反诉后本诉原告撤诉,那么本诉被告提起的反诉仍应继续审理。相关知识如何确定劳动诉讼主体:用人单位与其它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2023-04-26
    171人看过
  • 劳动争议诉讼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法。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中的部分事项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效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中的部分事项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效力的确定问题。根据劳动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依法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是,在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虽然劳动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但只依据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人民法院只可以对当事人就劳动争议仲裁裁决部分事项不服而提出的请求进行审理,而不能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全面审理
    2023-07-07
    454人看过
  • 向哪个法院提出诈骗信用卡诉讼?
    诈骗信用卡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如下:1、债务纠纷应当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2、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3、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医疗诈骗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医疗欺诈行为,可以向卫生局进行投诉。如果遇到医疗诈骗,如果数额较大,应当报警处理。《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二)认为应当由本院
    2023-07-11
    283人看过
  • 向法院起诉劳动纠纷诉讼费谁付
    一、向法院起诉劳动纠纷诉讼费谁付劳动争议案件起诉到法院的话,案件受理费是10元。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人预交。被告提起反诉,依照本办法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由被告预交。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可以不预交案件受理费。二、劳动纠纷解决方式(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
    2023-06-07
    334人看过
  • 向法院提起信用卡欠款诉讼合适吗?
    欠信用卡的钱可以去法院起诉。欠信用卡的起诉流程:1、首先银行多次催款后,仍旧不还款,银行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在接到银行的诉讼请求后,法院会主动调查事实真相,一旦确认的确长期欠款未还,法院会向银行索要个人信息;3、银行整理诉讼材料,提交给法院审批,法院接到诉讼材料后,一般会在7日内审批,以决定是否受理此案件;4、经民事裁决审判后,仍不归还的,就构成了信用卡诈骗罪,应承担刑事责任;5、在有关部门立案侦查后,在四个月左右,银行会委托当地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欠信用卡的钱要坐牢吗?欠信用卡的钱会一般不会坐牢。但是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超过5万元以上的拒不偿还的属于恶意透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会按规定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
    2023-07-11
    180人看过
  • 工资拖欠问题,劳动者可否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拖欠工资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且未有书面欠条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爬楼、堵路等过激行为和暴力等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否则,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刑律被追究责任。其实除了向法院起诉以外,劳动者还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劳动者可以
    2023-07-12
    88人看过
  • 劳动仲裁按照撤诉处理后能否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按照撤诉处理后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要及时申请。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的资料有主体资格证明、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受到裁决书的时间等材料。一、劳动仲裁按照撤诉处理后能否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按照撤诉处理后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
    2023-06-04
    360人看过
  • 拖欠工资劳动者应该怎样向法院申请诉讼?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报酬的,劳动者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在履行法规后,不得面临有效的法律救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限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诉讼时效应当中断,因为当事人对另一方主张权利,或者要求有关部门减免权利,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仲裁期。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引起争议的,劳动者的仲裁申请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则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1、谈判:这是直接找老板支付,可以协商工资支付方式、时间、金额等等。2、仲裁:工资纠纷是劳资纠纷。劳动仲裁可以在仲裁申诉期限内提出。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所在地或者企业所在地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如果对仲裁不满
    2023-04-29
    205人看过
  • 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是否可以撤消
    可以撤诉。提起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直至宣告判决前,可以撤回起诉,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以下情形,人民法院都会裁定准予撤诉:1、申请撤诉的人是提起诉讼当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2、申请撤诉是出于自愿而非受人强迫。3、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撤诉不得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规避法律。4、申请撤诉必须在宣判以前提出。人民法院一旦裁定准予撤诉,则不再继续行使审判权,诉讼即告终结。原告撤诉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6个月内又起诉,人民法院不会再受理。离婚诉讼向哪里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
    2023-07-28
    114人看过
  • 涉外离婚诉讼应当向什么法院提出
    我国法院在受理涉外离婚案件时,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只要被告在我国有住所或有居所,我国法院就有管辖权。同时,对于被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的离婚案件,如原告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居所,则原告住所地或居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涉外离婚诉讼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涉外离婚诉讼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如下:1、对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承认,裁定为终结裁定,不得上诉;2、人民法院受理后,原告变更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或者被告另一方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受理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申请后,对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当事人之间的婚姻虽然由外国法院判决,但未向人民法院申请承认的,不妨碍当事人另一
    2023-07-28
    148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几天向单位提出
    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根据《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书面通知“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违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指不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劳动法是没有规定试用期内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2、并不是在任何情形下都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一、解除劳动合同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规定因违反规定或约定解除劳动合同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损失。《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2023-04-06
    376人看过
  • 法院起诉离婚应该向什么地方提出?
    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诉讼离婚程序简介】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1)起诉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也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①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适用一般地域管辖。即要求离婚的一方,必须向被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只有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诉状包括以
    2023-02-20
    209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调解委员会
    相关咨询
    • 由合同纠纷提出的诉讼具体向哪个法院提出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4
      1、因合同纠纷发生的诉讼应该由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2、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3、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4、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5、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
    • 准备要向当地法院提出劳动诉讼,劳动案件中的劳动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6
      具体时效的规定情况: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两年。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以下为详细解释,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①身体受到伤
    • 已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房屋出租合法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22
      已诉讼保全的房屋出租合法有效。 法院在案件原告提出保全申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司法途径保全被告所属名下房产,被保全后的房产不能进行过户、抵押,但经批准仍可以继续租赁使用。
    • 劳动合同无效怎么向法院写诉讼时效?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16
      劳动合同无效向法院诉讼时效是三年,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无效,对于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仍要依法支付劳动报酬。不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资格、劳动条件不符合法律规定都是无效合同的情况。
    •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吗如何提起诉讼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2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想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首先要在劳动纠纷发生后的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时,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直接提起诉讼。请注意,向监察部门举报和到调解委员会调解都不是必经过程,但是劳动仲裁却是起诉的必经过程。l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审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主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