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泄露的几种方式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4 15:32:14 243 人看过

一、手机丢失后泄漏隐私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最为贴身的工具。一旦手机丢失,手机里保存的短信、邮件、照片甚至支付宝等个人网银帐号、密码等都有可能泄漏,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可能受到重大威胁。

二、手机软件泄漏隐私

下载“植物大战某某”软件时要求获得自行收发短消息的授权,使用“某某天气”需要读取用户通讯录……你在下载软件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可要小心了,这些类似的条款很有可能会泄漏你的个人隐私。

三、黑客利用系统漏洞窃取隐私

和电脑一样,手机系统漏洞也是普遍存在的。无论使用哪一种智能手机,用户都不应该忽视系统安全问题,为手机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可以有效避免恶意程序入侵,保护个人隐私。

四、点击网络链接泄漏隐私

“某某,这里有你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点击链接下载可查看。”如果收到这样的短信,可要当心了,八成是诈骗短信,短信里的链接千万别点,很有可能是木马病毒的下载链接。

五、通过WiFi网络泄漏隐私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不法分子在公共场所利用“钓鱼WiFi”窃取用户隐私信息一事,让许多人对公共场所WiFi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报告调查数据同时显示,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通过WiFi网络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六、云端网络泄漏隐私

去年下半年,好莱坞发生了大规模女星艳照外泄事件,原因是不法分子攻击苹果iClod云端盗取了大批女星的手机照片和视频。

七、扫描二维码泄漏隐私

微信支付、扫码支付等移动终端的支付方式越来越多,二维码成了时下最方便的“名片”,“扫一扫”成了智能手机用户的常用动作。但往往扫了二维码下载一个应用程序或登录某个网站之后,银行卡、信用卡就被盗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04: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信用卡相关文章
  • 个人信息五种方式被泄露
    在日常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之一。不少人感觉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而自己掌握的个人信息保护知识又太少。根据此前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内容,整理了个人信息五种方式被泄露:1.移动公司出售个人信息每条8分钱十分钟能发1.5万条。央视记者在暗访中发现,济南移动的垃圾短信业务为800元/万条,平均每条8分钱。自己发送小区短信、将数据库出售给广告公司、利用仪器精准定位向手机漫游用户发送。2.海量信息科技网出售各种用户信息全国各地的车主信息,各大银行用户数据,甚至股民信息等等一应俱全,价格也极其低廉。100元就买到1000条各种各样的信息,详细记录了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码等等。3.木马程序让你电脑成为肉鸡木马程序接收后不到5秒钟,电脑里的鼠标自己在屏幕上移动起来,并点击打开了电脑中各个文件夹,直到自动关机。这种可以完全控制别人电脑的信息,价格低廉,每条售价5毛钱。4.开网店卖手机实
    2023-04-24
    55人看过
  • 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定罪
    很多人都知道,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能随意泄露给他人,否则将构成犯罪,在法律上会受到定罪处罚。那么,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023-03-03
    213人看过
  •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判刑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2、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3、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4、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我国隐私权的主体是什么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人格尊严,而且,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亦即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的之权利。人格权最明显特征在于其非财产性,企业法人的一、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
    2023-03-15
    114人看过
  • 泄露个人隐私犯什么罪
    并非所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这要视具体情节而定,如果情节严重的泄露个人隐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方式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一)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三)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四)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六)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七)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
    2023-03-16
    431人看过
  • 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取证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一、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取证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如遇个人隐私被泄露,取证方式有多种:假设个人隐私在网络上被肆意散播,可以通过公证处进行网页公证;如果是通过电话侵犯个人隐私,可以借助电话录音、手机实名制等找到侵犯隐私的个人,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怎么看侵犯隐私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绝对权,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负有不侵犯他人隐私的义务,违反这种义务进行的行为均被纳入侵犯隐私行为之列,除非有正当合法抗辩事由存在,通常这种侵害行为以作为形式表达,并不必以公开他人隐私为要件。结合行为类型的多样性与隐私内涵的发展性,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与侵害私人信息的行为。三、偷窥隐私犯法吗偷窥隐私是违法行为。(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九条: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
    2023-05-03
    236人看过
  •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举报
    一、泄露个人隐私怎么举报个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
    2023-05-03
    48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信用卡
    相关咨询
    • 泄露个人隐私判几年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3
      赔偿数额没有具体标准,只有笼统的规定。具体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的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 泄露个人隐私罪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5
      很多人都知道,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能随意泄露给他人,否则将构成犯罪,在法律上会受到定罪处罚。那么,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
    • 泄露个人隐私被抓判几年?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五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的保密义务。 第五条就规定:“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泄露别人隐私判几年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6
      目前为止,在中国侵犯他人隐私权只是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3、或者是民事侵权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目前中国刑法尚未有关于侵犯隐私权的处罚方面的规定,依照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
    • 泄露个人隐私违法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19
      泄露个人隐私违法。泄露个人隐私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