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法履行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6 11:40:49 367 人看过

履行不能的合同解除有以下情形:

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在合理期限内延迟履行主要债务;

4、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情形有几种

合同的法定解除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民法典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即债务人拒绝履行,也称毁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无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合同协议解除

合同协议解除的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原合同关系。其实质是在原合同当事人之间重新成立了一个合同,其主要内容为废弃双方原合同关系,使双方基于原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

协议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协议)方式,因此应具备合同的有效要件,即: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强行法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采取适当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3日 17: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协议解除相关文章
  •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以防范法律风险
    1.遇到法定条件或者合作方违约可能损害到我方利益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中止履行和解除合同的方法来保护我方的权益。中止履行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27条: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对于分批送货分批付款方式,如果对方某批货款没有如期支付时应以充分的重视,如果继续送货,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损失。当然,是否中止合同的履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解除合同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63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法律
    2023-02-20
    143人看过
  •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哪些执行措施
    执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依法强制执行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三、查封、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四、强制交付法律文书指令交付的财物或票证。五、搜查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六、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七、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八、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和支付延迟履行金。九、其他法律规定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
    2023-05-01
    251人看过
  • 法院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执行措施?
    对于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书、调解书,已生效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措施:1.人民法院可以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的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冻结、划拨存款,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2.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3.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财产,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
    2023-06-11
    215人看过
  • 一方不履行合同另一方要采取哪些措施
    一方不履行合同另一方可以采取的措施:1、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2、若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条款或定金条款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或适用定金罚则。3、如果违约方拒绝承担违约责任的,守约方可以向法院起诉。一、违约方责任如何约定违约方责任约定:1、违约责任条款可以由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详细约定。当事人延迟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2、合同中可以约定一个总违约条款:任何一方因违反本协议而无法继续履行本协议;违约方需要赔偿守约方的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守约方的实际损失的,也可以约定赔偿金。双方违约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3、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二、民法典定了合同违约了怎么处理守约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
    2023-03-31
    195人看过
  • 哪些情形法院可以采取执行措施
    首先,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其次,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一、坐牢后民事赔偿被判刑坐牢的,仍然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事部分的决定生效后,如果对方没有履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二、合同纠纷会被封户吗合同纠纷,当事人需要执行判决时不执行的,法院可以执行判决,冻结被执行人的账户。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况扣留、冻结、转移或者改变被执行人的财产
    2023-03-24
    458人看过
  • 合同违约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采取补救措施作为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指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质量不合同)、使履行缺陷得以消除的具体措施。关于采取补救措施的具体方式,我国相关法律作了如下规定:(一)《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七条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为: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赔偿损失;(三)《产品质量法》第40条规定为:修理、更换、退货。一、什么是合同违约损害赔偿违约损害赔偿:就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或根据合同规定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它是合同责任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也是充分保护受害人利益的一种主要的补救方式。从性质上看,违约损害赔偿实际上是法律强制违约当事人给受害人一笔金钱,目的在于弥补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二、当事人如何面对合同违约(一)自救手段。对于预期违约,守
    2023-03-28
    103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解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协议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约定解除权的方式解除合同。解除权可以在订立合同时约定,也可以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约定,可以约定一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也可以约定双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当约定的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可... 更多>

    #合同协议解除
    相关咨询
    • 未履行合同应采取哪些措施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30
      一,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对方可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二,延迟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应当支付该价款或报酬的逾期利息。 三,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不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以下情况之一的除外: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四,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物性质
    •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申请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28
      申请人:,,族,1981年月日出生,,住;被申请人:,住所地:;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总经理。申请事项: 1、申请解除对被申请人采取的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强制执行措施; 2、申请解除对被申请人账户的查封冻结措施;申请事由:贵院受理的申请人申请执行民间借贷纠纷执行一案,因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经多次协商,已于2016年月日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于申请日前履行了《执行和解协议》中的第二项约定。为不影响
    • 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合并?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01
      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 1、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的各方解散。 2、合并导致的法律后果是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承继。 风险提示:公司合并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形成有效决议,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公司合并,应
    • 哪些情形法院可以采取执行措施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22
      首先,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其次,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 行政诉讼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3
      执行当事人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怎么办?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帐户内划拨;(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