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时效中断和中止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05 15:33:21 488 人看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时效中断和中止的区别在于:

1. 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而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 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 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07: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时效相关文章
  • 仲裁时效中断及后果有哪些
1、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一、仲裁时效中断及后果有哪些1、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发生仲裁时效中断时,已经进行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里的“中断时起”应理解为中断事由消除时起。如权利人申请调解的,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自调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计算;如达成调解协议,自义务人应当履行义务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等。2、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象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因此,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三种情形:①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讨要被拖欠的工资或者经济补偿。②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或者工会反映用人单位违法要求加班,请求保护休息权利;也可以是向劳动
    2023-06-15
    482人看过
  • 中断与停止的区别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情况,而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则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即当事人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行为。(2)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可发生在时效进行的整个期间。(3)诉讼时效中止是时效完成的暂时障碍,中止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继续进行;而诉讼时效中断则是时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碍,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断前后实际上是两个诉讼时效。时效中断和中止的区别?首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其次,在诉讼时效期
    2023-07-18
    411人看过
  • 劳动仲裁过程中仲裁时效可以中止的情形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三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因审批、工伤鉴定等客观情况阻碍仲裁案件审理的,视为中止仲裁时效,并报仲裁委员会审批。中止仲裁时效不包括在仲裁时效中。根据规定,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仲裁时效:1.在办案过程中,政策规定不明确或者没有处理依据的,在办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工伤鉴定、现场检查和委托其他仲裁委员会调查的,在办案过程中,因当事人死亡、法定代表人和利害关系人不明确、病情严重或者无行为能力,致使当事人不能参加仲裁活动的,应当等待结果出来,在办案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或者社会变化,造成交通、通讯中断等妨碍正常仲裁的客观情况,仲裁庭有上述情形需要中止仲裁时效的,应当及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批准。上述情形消除后,恢复计算仲裁时效
    2023-05-07
    412人看过
  • 适用仲裁时效中断依据
    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的;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工伤不服劳动仲裁有效期是多久工伤认定后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二、社保补缴诉讼时效社保补缴诉讼时效是一年。因为“申诉补交养老保险的诉讼”属于劳动纠纷的民事案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
    2023-03-07
    233人看过
  • 仲裁时效中断如何处理
    根据该法的规定,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主张权利”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规定,到底什么样的行为算是主张权利?例如,是向对方当事人发出主张权利的信函即可?抑或是有关信函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住所?还是有关信函必须由对方当事人签收,且需得到对方当事人对信函内容的回应?根据目前的仲裁实践和司法实践,一般采取前述第二种做法,及有关主张权利的信函到达相对方住所即可。唯需特别讨论的是,公告送达效力如何?有很多用人单位在无法与员工联系之时,多选择公告送达的方式,但在实际上,该种送达方式有时并不能产生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公告送达是一种拟制送达方式,公告期满后,即推定有关公告内容已为当事人接收。如发生仲裁或诉讼之时,相对方只要指出其已经预留了有效的联系方式而当事人没有按其送达的,则公告内容当属无效。所以,有关当事人应当在穷尽其他联系方式后,方能使用公告送达
    2023-04-27
    137人看过
  • 诉讼时效的中断和短期诉讼时效的区别
    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诉讼时效的中止: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2023-03-17
    454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时效
    相关咨询
    • 何时劳动仲裁时效会中断,何时劳动仲裁时效会中止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12
      1、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一)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 (二)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的; (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表示不予处理时起,申
    • 劳动仲裁要中断的时候,终止劳动仲裁中断应对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20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的公断和裁决。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要程序。劳动仲裁中断:(一)一方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另一方主张权利。;(二)一方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三)对方同意履行义务的。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止和中断应用什么标准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3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止的适用条件: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中断的适用条件:起诉、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 延长的适用条件:一是客观因素造成当事人无法及时申诉,二是当事人因客观因素无法委托他人,二者缺一不可。
    • 劳动仲裁中断和终止时效是不是一回事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30
      可以,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什么情况下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断?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30
      一般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但有两种情形会导致仲裁时效的延长,即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一)仲裁时效中断 仲裁申请期间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仲裁申请期间统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仲裁申请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