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环境污染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有: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刑事责任则一般为对责任人
重大环境污染罪的认定条件如下: 1、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必须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 2、排放、倾倒或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必须排放到环境中,倾倒或处置危险废物; 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必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
(一)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
我国关于污染环境罪法律规定如下: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规定有: 1、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2、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 3、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
在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中,法院一般采取客观标准,根据受害人所提供证据的客观公允情况进行判定,实践中常采用的方法: 1.按鉴定评估报告来确定。由鉴定评估机构参照一定的专业鉴定方法和计算公式来确定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2.按营业损失或其他
1.级别管辖:一般涉外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环境污染侵权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地域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环境污染损害是指由于人的活动引起环境发生化学、物理、生物等特征的不良变化,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影响其他生物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损害。
环境污染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 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受害人有损害事实发生,污染者的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它是一种特殊的责任保险,是在二战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般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处罚是:对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观方面必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