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包括有: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般会判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若是在共同犯罪先前是被胁迫的,后面又积极主动参加的,不认定为胁从犯。
法律对醉酒驾车的规定为: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我国的法律规定,在一起喝酒不应劝酒,如对当事人的身体构成伤害的,相应的劝酒人应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对这类事件的过失严重危害程度进行相应的判罚,相应的劝酒人会追究其民事责任。一起喝酒的人死了是有连带责任的,要看一起喝酒的人有没有劝酒行为,有没
醉驾 1.醉驾一律吊销驾照,5年禁驾。 2.醉驾驾驶营运机动车吊销驾驶证,10年禁驾并依法追究刑责:重新取得驾要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酒驾 1.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并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2.酒驾罚款100
劝酒导致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如下所述: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劝酒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规定一般是已满十六周岁的,则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醉酒驾驶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时间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拘役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