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8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它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
为朋友或别人借钱做担保人,根据当时担保的性质,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后果有: 1、如果当时做的是一般保证,贷款人首先要向借款人承担责任。借款人不能承担责任,贷款人应该向担保人承担责任; 2、如果当时是连带保证,保证人应与借款人承担连带责任。借
处理居间人欺骗委托人的方法是:如果是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欺骗,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如果是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欺骗,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则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承担赔偿责任。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一般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 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以及由人民法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其轻微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鉴定结果有一方为轻伤或者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确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即可。诽谤,已经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是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工作物致人损害有两种情形:一为地上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致人损害的行为,指在土地以上以人工建造的房屋和其他设施,因设置或保管有欠缺,以致发生倒塌、脱落而造成他人损害,由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的赔偿责任的行为; 二为建筑物上的悬置物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
侮辱行为是不道德行为,辱骂则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则构成犯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对于网络造谣诽谤的行为人应这样取证: 1、将造谣诽谤的内容予以存图保存; 2、在网络平台造谣诽谤的,与平台进行联系,要求平台删除诽谤内容; 3、有多人转发的,保存好转发的信息等。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 1.其中18周岁以上成年人与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为完全能力人; 2.8周岁以上不足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不满八周岁
构成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