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我国法律规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首先需要与后方协商处理。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应当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并共同签署。损害赔偿协议的内容包括地点、时间、天气、当事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车辆驾驶证号码、牌号、机动车种类、事故形式、保险凭证号码、
一般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如下: 1、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2、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
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的流程一般如下: (一)赶赴现场处理: 1、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尽快恢复交通。 2、属于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立即向上级交通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报告。 3、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完毕后,勘察员、绘图员应签名或盖章。
交警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当事人无法及时移动车辆影响通行和交通安全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
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程序: 1、接到报警的,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内容; 2、到达现场并进行勘察; 3、对现场进行取证; 4、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 5、根据勘察以及询问结果制作事故认定书。
1、现场处理。在交警到来之前尽量固定证据。 2、交通事故认定对于轻微事故,交警可以适用简易处理程序,当场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 3、交警调解。出具事故认定书后,当事人共同请求交警调解的,可以由交警部门调解。 4、诉讼。交警调解不是索赔的必经程
当事人可以事后报警,交警应作如下处理: 1、按现场报警进行记录; 2、3日内核查是否存在交通事故; 3、经核查确发生事故的,应当在报警后3日内受理。
报案:当发生了交通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向交警以及保险公司报案;定责定损:报案后交警部门会根据车辆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责任判定,并开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同时保险公司的定损员也会在现场为车辆进行初步的定损;裁决处罚:交警部门会根据相关的规定,对事故
一般流程为现场处理、事故责任认定、处罚、组织调解: 一、现场处理 1、维护良好道路通行秩序,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2、查找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和证人,控制肇事嫌疑人; 3、勘查事故现场,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4、必要时可扣留肇事车辆
交警事故科处理事故的流程: 一、现场勘查 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严格在承诺制度的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首先要查看是否有人员伤亡并立刻拨打报警电话,交警会现场勘查,对现场拍照或标画场地位置后撤离现场,接着依法作出责任认定,若当事人不服,可三日内向上级交警部门提出复核,最后确定损害结果在规定时间内赔偿。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该马上报警,如果车辆受损,那么先标明事故车辆位置,然后将车辆移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然后打电话通知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派人来核定损失。交警到达现场勘察完毕后,再制作事故认定书进行定责,交给事故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拒绝签字
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 1、报警通知交警部门 2、交警部门现场勘查; 3、交警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4、交警部门组织赔偿调解; 5、对调解结果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 6、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