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17
禁毒法规定禁毒模式有以下3种: 1.社区戒毒。社区戒毒就是指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使吸毒人员在社区里实现戒毒。 2.自愿戒毒。自愿戒毒是基于区别与强制性戒毒,通过吸毒者意识到吸毒行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构成运输毒品罪的犯罪分子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有:运输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运输毒品罪的量刑标准: 1、运输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运输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运输毒品有其他加重处罚情形的:处十五年有期徒
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强迫他人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于犯非法拘禁罪既遂的人,一般可以追究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从重处罚。
我国禁毒模式有:自愿禁毒、社区禁毒、社区康复、强制隔离禁毒。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
我国目前禁毒模式如下: 1、自愿禁毒,吸毒人员可以自愿在戒毒医疗机构接受为期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与康复; 2、强制隔离禁毒,对吸毒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强制进行强制戒毒教育,帮助其戒除毒瘾; 3、社区禁毒,吸毒成瘾人员在社
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有关法律规定,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违反公司法同业禁止需要承担约定的违约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仅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竞业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