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3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构成受贿罪的处罚是: (一)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贿赂罪是指,行为人向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介绍贿赂,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要件:第一、犯罪对象是:贿赂,现行刑法将贿赂罪的内容仅限定为财物;第二、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也就是明知在为受贿人或行贿人牵线效劳,还促成贿赂:交易;第三、客观方面:行为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
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可以成为受贿罪的共犯。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家属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完全具备共同犯罪的主客观基本条件。
国家公务人员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失职而被骗的,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责任形式
国家工作人员亲属受贿案件包括三种情形: 1)共同故意受贿。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时,自己不索取或非法收受贿赂但明知其亲属会从中索取、收受贿赂的行为。它又可分为: 直接故意的共同受贿。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的规定。相类似的规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条 1.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
银行工作人员挪用资金的处罚为: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可能会触犯招摇撞骗罪或者诈骗罪。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罚如下: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
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两类:一类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另一类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国家工袭作人员,可称为准国家工作人员。 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包括三部分人员: 第一,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二,受国家机关、
构成非法行医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一、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非法行医造成受害者身体健康严重受损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非法行医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