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7
适用诈骗罪新解释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从宽与从严的把握问题。新司法解释规定了五种酌情从严的情形,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手段比较恶劣、后果比较严重的诈骗行为的概括,与实践中打击犯罪的需要是吻合的。 2、犯罪数额的问题。 3、溯及力问题
适用诈骗罪新解释需注意三个问题是:1.犯罪数额的问题。诈骗罪是典型的数额犯,即使是未实际获取财物的诈骗未遂也需要达到意欲骗取数额巨大财物的要求。2.从宽与从严的把握问题。新司法解释规定了五种酌情从严的情形。3.溯及力问题,司法解释从属于法律
合同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的关系是两者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较大数额的财物的目的;两者都发生在合同当中。但是保险诈骗罪利用的合同仅限于保险合同,而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围则要广泛的多。
老年人犯罪免死的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且没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老年人犯罪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犯罪的都可以免除死刑。如果审判时是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且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是不能免除死刑的。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规定是: 1、行为人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诈骗罪属于数额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购买诈骗车辆不一定构成犯罪。当购买人不知道车辆系诈骗所得的,即善意第三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但是相关车辆存在返还被害人的可能性。如果购买人明知车辆是非法所得,则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关于假释的刑诉法条文的规定是: 1.执行机关提出减刑、假释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的,应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 2.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20日以内
认定合同诈骗单位犯罪的行为: 1、合同诈骗犯罪意志的单位性; 2、利益归属的单位性。 单位合同诈骗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扰乱
职工辞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
开饭店交工伤保险,要带饭店的齐营业执照、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相关核准执业证件;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工伤保险登记。